刘沧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4句: - 杨花漠漠暗长堤,春尽人愁鸟又啼。 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结束时的景象。"漠漠杨花"形容杨花飘散的样子,"长堤"可能是指河岸或湖边的小道。"春尽"暗示着春天的结束,而"人愁鸟又啼"则表达了人们在春天结束时刻的哀愁和鸟儿因春天结束而鸣叫的哀伤。 第5-8句: - 鬓发近来生处白,家园几向梦中迷。 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自己年老的感慨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全诗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同时注意理解诗意。 “怀汶阳兄弟”是诗的标题,表明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怀念他汶阳的兄弟们的。汶阳是作者的故乡,作者通过回忆来抒发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回看云岭思茫茫”,首句开门见山,点出“思乡”这一主题。“回看”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汶阳的眷恋之情;“云”字暗含着飘渺、遥远之意
【诗句释义】 1. 丹阙:红色的宫门。侵霄:逼近霄汉,形容高耸入云。壮复危:高大而又险峻。排空:冲破高空。霞影:指夕阳或晨曦时天空的彩云。动檐扉:使屋檐上的窗扉也随着移动。2. 城连伊水:城与伊水相邻。禹门:山名,在河南孟津东。3. 烟隔上阳宫树微:云雾遮住了上阳宫的树木和楼台的影子。4. 天敛暮云残雨歇:天色渐晚,云雾散尽,雨气消散。5. 路穿春草一僧归:僧人穿过满地春草的小径归来。6.
游上方石窟寺 苔径萦回景渐分,翛然空界静埃氛。 一声疏磬过寒水,半壁危楼隐白云。 雪下石龛僧在定,日西山木鸟成群。 几来吟啸立朱槛,风起天香处处闻。 注释: 1. 苔径萦回景渐分:指石阶上覆盖着青苔,蜿蜒曲折地延伸开来,使得远处的景象渐渐变得清晰。 2. 翛然空界静埃氛:形容空间开阔,没有尘世的喧嚣和污染,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3. 一声疏磬过寒水:指寺庙里传来的清脆悠扬的磬声穿透寒冷的水声
【注释】 登龙门:指登上洛阳龙门石窟。敬善寺:古称,在今河南偃师县南。危梯:险峻的楼梯。杳冥:幽深,渺茫。天风:天空中的风云。禹门烟:指禹王山之云雾,即龙门山之云雾。少室云屏:指少林寺后山如屏障般的云。花落院深清禁闭:庭院深深,落花满地,宫禁之内紧闭门户。水分川阔绿芜平:水滋润着大地,草木郁郁葱葱。琐窗:雕花窗户。朱槛:红漆栏杆。仙界: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缑山:山名,在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萧寺春风正落花,淹留数宿惠休家”:寺庙在春天的风中飘洒着落花,我在这里停留了几天,住在惠休家中。注释:萧寺,指寺院;惠休,僧名;落花,春末时花瓣飘零的景象。 “碧空云尽磬声远,清夜月高窗影斜”:天空中的白云渐渐消散,磬声越来越远,夜晚的月亮高高地挂在窗户边儿,窗子影子斜斜地映在墙上。注释:磬声,佛寺中用来报时的击磬的声音;月高窗影斜,月光映在窗户上
【注释】 萧寺:指萧寺山中的寺庙。 夕阴:夕阳的余晖映照着山间树木。 淡烟疏磬散空林:傍晚时分,山林间弥漫着淡淡的烟雾,稀疏的钟声飘荡在空中。 风生寒渚白蘋动:秋风拂过寒冷的沙洲,白草随风摇曳。 霜落秋山黄叶深:秋天的山中,树叶已经变得金黄,落叶堆积得很深。 云尽独看晴塞雁,月明遥听远村砧:当天空中最后一抹云彩消散后,我独自欣赏着晴朗天空中飞过的大雁;月光明亮时,我远远地听到了远处村落里的砧石声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中秋朗月静天河,乌鹊南飞客恨多。 寒色满窗明枕簟,清光凝露拂烟萝。 桂枝斜汉流灵魄,蘋叶微风动细波。 此夜空亭闻木落,蒹葭霜碛雁初过。 译文: 中秋之夜,天空中明亮的月亮静静地悬挂在天上,银河也显得格外清晰。然而,南飞的鸟群让许多旅客感到遗憾和孤独。 寒冷的气息充满了窗户,照亮了枕头和席子,使清冷的月光洒在地面上。清冷的月光使得凝结的露水闪烁着光芒,仿佛能拂动烟雾中的植物。
注释: 题王校书山斋 猿鸟无声昼掩扉,寒原隔水到人稀。 云晴古木月初上,雪满空庭鹤未归。 药囿地连山色近,樵家路入树烟微。 栖迟惯得沧浪思,云阁还应梦钓矶。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中生活的诗。诗中的王校书可能是一个隐居山林的学者或诗人,他的住所在山林之中,远离尘嚣。 首联“猿鸟无声昼掩扉,寒原隔水到人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独的景象。猿鸟不再鸣叫,白天时关闭门扉
及第后宴曲江 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 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 霁景露光明远岸,晚空山翠坠芳洲。 归时不省花间醉,绮陌香车似水流。 注释: 1. 及第新春选胜游: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后,春天出游赏玩。 2. 杏园初宴曲江头:在曲江边杏园举行初春宴会。 3. 紫毫粉壁题仙籍:用紫色的毛笔在粉壁上题下自己的姓名和籍贯等资料。 4. 柳色箫声拂御楼:春风中吹拂着御楼上的柳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