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沧
【解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是写诗人与江南友人久别后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联“久绝音书隔塞尘,路岐谁与子相亲”。诗人与江南友人久别,音书断绝,音讯难通;彼此相隔在塞外的风沙之中,彼此之间难以亲近。这里“塞尘”、“路岐”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久绝音书”,说明二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通信了。作者运用了“隔”“绝”这两个动词和两个方位词,写出了两人之间的感情距离。 颔联“愁中独坐秦城夜
秋日夜怀 砧杵寥寥秋色长,绕枝寒鹊客情伤。 关山云尽九秋月,门柳叶凋三径霜。 近日每思归少室,故人遥忆隔潇湘。 如何节候变容发,明镜一看愁异常。 注释: - 砧杵:指捣衣服用的石臼和木槌,这里泛指古代的捣衣声。 - 寥寥:形容稀疏的样子。 - 绕枝寒鹊:比喻诗人看到寒冷中的寒鹊,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 关山:这里泛指北方的高山。 - 云尽九秋月: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已经消失,只剩下一轮明亮的月亮。
【注释】 ①六代:指南北朝时期。兴衰:指朝代的兴盛和衰落。曾:曾经。此地:此处,即这里。 ②西风露泣白蘋花:西风中露水洒在白蘋花上,使花朵颤抖。蘋(píng):一种植物,叶子像荷叶而圆,浮于水面。 ③亡国:亡城,失去城池的意思。 ④杨柳萧条:意思是柳树萧条、凋零。 ⑤楚塞秋光晴入树:指的是楚地的边界,秋天的阳光照射到树木上。 ⑥浙江:指浙江潮汐的余波。残雨:未干的雨水。 ⑦凄凉:悲伤凄凉。处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题马太尉华山庄》。以下是诗句及译文: 1. 别开池馆背山阴,近得幽奇物外心。 【注释】:别开池馆:建造了一个别具一格的池塘馆舍。 2. 竹色拂云连岳寺,泉声带雨出溪林。 【注释】:竹色拂云:竹林的颜色好像在飘动着白云。 3. 一庭杨柳春光暖,三径烟萝晚翠深。 【注释】:杨树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下格外温暖;小道旁的草丛里笼罩着淡淡的雾气。 4. 自是功成闲剑履,西斋长卧对瑶琴
【注释】 过沧浪峡:经过沧浪山峡。沧浪即沧海,此处泛指沧江。 叠云:层层的云。 古石濑(liè列):古老的石头激流,这里指湍急的溪流。 出岩:从岩石上出来。树色:指苍翠的树林,也指树木的颜色。 来静:指来时宁静。 涧泉(jiàn quán见泉):山间的小水沟。秋:指秋天。 白帝:指西晋诗人左思《蜀都赋》中“白帝城”的传说,后用为称成都的代词。 浩景:广阔的景色。沧洲:大湖名。 地近:离此地不远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描绘了巫山神女祠的美景。下面逐句解释: 十二岚峰挂夕晖,庙门深闭雾烟微。 十二座山峰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美丽,但庙门紧闭,周围弥漫着薄薄的雾气。 天高木落楚人思,山迥月残神女归。 天空晴朗,树木凋零,楚地的人们思念着远方的人;山远水远,月亮残缺,神女归来。 触石晴云凝翠鬓,度江寒雨湿罗衣。 触摸石头上晴空的云雾凝结成翠绿色的发髻,渡过江来寒风中细雨打湿了罗衣。
注释:海曙云在水面漂浮,江水遥接天际。 赏析:此诗描写了日出时分的海上景色。首句写日出之景,以“浮”字传神,写出了日出时海面上的云朵像被日光蒸融后飘动着,给人以朦胧美;第二句写江上日出,用“远”字勾画出江面与天际相连,形成一幅天水相接的画面。两句合在一起,既写出了日出时分的美景,也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题解】 《题敬亭山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淡雅,富有诗情画意,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这首诗通过描绘敬亭山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注释】 森森:茂盛的样子。 岩隈(wēi):山崖。隈,山崖的凹处。 霁色:雨后的晴景。 云雨:比喻风雨。 石床松殿:指庙中的台阶和殿堂。 青苔:指长在石头或地上的绿色苔藓。
注释: 麻姑山:传说中的一座山,在今江西省德安县。麻姑:传说中仙女的名号。炼神丹:《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时,西王母曾赐给汉武帝三枚仙丹,服之可以长生不老。 寂寞烟霞古灶残:意思是烟雾缭绕,云霞缭绕,只有一具古炉残灶还矗立在荒野之中。 仙娥:神话中的仙女。碧落:即青天,天空。 几年春雨洗红兰:春天的雨水洗刷着红色的兰花,使得它们更加鲜艳。 帆飞震泽秋江远:秋天的江面上,帆影飞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要求考生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分析诗句内容,把握作者情感。解答时注意通读原诗,理解诗意,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筛选出相关语句答题即可。此诗前两句是写自己隐于物外、忘机自守的生活情趣;后两句写自己在高高的山崖上静心修炼,过着远离尘嚣的清静生活。“地僻衡门对岳开”的意思是说偏僻之地有衡门(衡门为古代衡山之南的门)可对开山,表达了作者隐居不仕的思想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