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全诗共四句。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昨日一糕,今日一糕,明日又一糕。 - 译文: 昨天买了一块糕点,今天又买一块,明天还要再买一块。 - 注释: “昨”、“今”、“明”分别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 2. 三年不为久,卅里不为遥。 - 译文: 三年不吃肉也不算长久,三十里路不吃也不至于遥远。 - 注释: “久”、“遥”表示时间的长度,用来形容食物的重要性。
青春如天机,时与赏心遇。 青春如春天,如同自然的节奏,时而与心情相会。 闺草含碧滋,开花已匝树。 家中的草木,含有绿色的汁液,花朵已经覆盖了整个树。 风帘入双燕,缅映石壁素。 风吹进窗户,燕子飞过,墙上的影子映照着石头上的白色。 物我俱忘怀,愧无古人度。 我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到惭愧,因为没有达到古人的境界
寄题湖南汲福井 昔日此井竭,今日此井渫。水由地中出,功上出叶。 往来汲汲寒泉洌,六月焚如道无渴。君不见朝宗江汉在此州,水哉能止还能流,召棠蔽芾今歌周。 译文注释 昔之日,此井竭。今之日,此井渫。水由地中,功上出叶。 往来汲汲寒泉由,六月焚如道无渴。君不见朝宗江汉在此州,水哉能止还能流,召棠蔽芾今歌周。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邵宝的作品,描绘了湖广布政司左侧的汲福井
【诗句注释】 1. 东南风,湖水生:东南风吹来,湖水上涨。 2. 西北风,湖水落:西北风吹来,湖水下降。 3. 昨日今日皆天风:昨天、今天都是自然风力的影响。 4. 不见水往来:看不到水的流动。 5. 但见郊原成一壑:只见原野被分割成一个个小的沟壑。 6. 海深如:海洋深处如同。 7. 不容洪流横复纵:海洋深处不能容纳洪水来回流淌。 8. 都水使者难施功:都水(水利)官难以施展自己的能力。 9.
代风答 风无公,不避寒暑。 高堂若夏,破屋亦冬。 注释: - 风无公,不避寒暑:意为风无私,无论何时何地,都毫无偏见地吹拂。 - 高堂若夏,破屋亦冬:形容环境恶劣,但诗人的心态却能超然物外,不受外界影响。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四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环境的深刻感受。首句“风无公,不避寒暑”描绘了风的公正无私,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第二句“高堂若夏,破屋亦冬”则是对诗人心境的一种描写
绣岭寿藏四景左石 有石有石其形厖,厖且偃蹇名宜床。 篆题者冰刻自唐,介我双松左寿宫。 风来松间如鼓簧,客抚斯坐长苍苍。 注释:绣岭寿藏四景左石,指的是绣岭寿藏的四景之一,左石。有石有石其形厖,有石头的形状庞大,庞且偃蹇名宜床,既宏大又弯曲的名字适宜作为床。篆题者冰刻自唐,篆题的人是唐代的人,雕刻在石头上的篆书是唐代人的作品。介我双松左寿宫,介我的双松位于寿宫的左侧。风来松间如鼓簧
【注释】 绣岭寿藏:指寿藏寺的山岭。 四景左石:寿藏寺左前方的石头。 【赏析】 源源其来》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与和谐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以“绣岭寿藏四景左石”开篇,点明了地点和景物,描绘了寿藏寺四周的山水之美。接着,第二句“我泉我池,源源其来”进一步展现了水的来源,泉水不断涌出,形成了美丽的水池。第三句“我池我泉,不绝涓涓”,进一步描绘了水的流动,泉水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译文】 山岭像屏风一样,是谁在上面绣出图案?那桃树万株,也是旧的了。山峦苍翠,早晨有烟雾晚上有霞光。 千载武陵啊,不是仙家是什么! 【注释】 岭兮:山岭。 孰为之绣:谁在上面绣出图案?孰,疑问词,谁。 桃万株:桃花树万株。 厥亦惟旧:它的枝叶也还是旧样子。厥,代词,其。 山之苍苍:山峦苍翠。苍苍,青葱的样子。 朝烟夕霞:早上有烟雾,晚上有霞光。朝、夕都是方位词,表示时间。 武陵:即桃花源
【注释】 大都:大都城,即今北京;图籍:指元代的史册;仲尼:孔子,儒家创始人;可修:可以编写成书;迁、固:指司马迁和班固,都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夏游:古代传说大禹巡视九州。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基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记载的严肃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1. 读元史——阅读元朝的历史书籍。这里的"元史"是指元朝的历史记载,包括了元朝的政治、经济
嵩呼曲赏析 邵宝在《嵩呼曲》中描绘了帝君升中神灵会的壮观景象,同时也揭示了历史与民间信仰之间的微妙联系。诗句“何处声声万岁,帝升中神灵会”通过声音和场景的描写,展现了帝王祭祀活动中的庄严氛围。而“谷中人或有呼,新垣平何代无”则透露出古代对天文、地理等神秘事件的关注,新垣平传说反映了古人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精神。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情感丰富,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神圣而庄严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