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图籍帝使收。群儒秉笔谁春秋。仲尼可作史可修。
如不可作,迁固之例吾当求。不然吾将为夏游。
【注释】
大都:大都城,即今北京;图籍:指元代的史册;仲尼:孔子,儒家创始人;可修:可以编写成书;迁、固:指司马迁和班固,都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夏游:古代传说大禹巡视九州。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基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记载的严肃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 读元史——阅读元朝的历史书籍。这里的”元史”是指元朝的历史记载,包括了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 大都图籍帝使收——大都,即今天的北京,是元朝的首都,也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图中的图籍指的是元朝的史册,皇帝派使者来收集这些资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元朝的皇帝派人到北京来收集关于元朝的历史资料。
- 群儒秉笔谁春秋——群儒指的是众多学者,他们手持笔杆,负责记录和撰写历史。春秋则是中国古代史书常用的体裁,通常分为十二篇,每篇讲述一个国家的故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众多学者手持笔杆,负责记录和撰写关于元朝的历史。
- 仲尼可作史可修——仲尼是孔子的尊称,他是儒家的创始人,被誉为圣人。这里用孔子来比喻那些有能力编写历史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像孔子这样的人,可以编写出关于元朝的历史,也可以进行修订和完善。
- 如不可作,迁固之例吾当求——如果无法编写成书,那么就应当参考司马迁和班固等人的事例,寻找其他方法来编写历史。这里提到的迁固是两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们的事迹可以作为编写历史的榜样。
- 不然吾将为夏游——否则的话,我就去旅行,就像古代传说中的大禹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无法完成这项工作,那么就去做其他的事情,比如旅行。
整首诗通过对比元朝的历史记载与孔子编写《春秋》的情况,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记载的严肃态度和对未能完成这项任务的无奈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编纂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