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顺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家有苏君二顷田,西风禾稼满庄前。 - 家有苏君二顷田:指家中拥有两顷地的田地,“苏君”可能是指种植或管理这些田地的人。 - 西风禾稼满庄前:西风使庄稼成熟,田野里的谷物已经长到了田间。 2. 才看碧浪浮平地,忽觉黄云接远天。 - 才看碧浪浮平地:在观看的时候,只看到了绿色的波浪轻轻覆盖着地面。 - 忽觉黄云接远天:突然感觉到黄色的云彩似乎与远处的天空相连。 3.
【注释】 ⑴识面:初次见面。鬷明:古琴名。 ⑵新篇:指王弘文所写诗文。规箴(zhěn):规劝和讽喻,箴,古代一种有警戒作用的文辞。 ⑶南徼(jiǎo)山:即“南岭”,在今中国广东、广西两省交界处。 ⑷中天明月:指天上的月亮。 ⑸雪后松筠(yún):松树经风霜雨雪而不凋,筠,竹皮。比喻人的品格高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王弘文赠答之作。首联点出与王弘文相识,已见其心迹;颔联赞美友人诗文之佳
石阡春望有怀: 春天遍野荒原万物荣,登高一望眼前景色明。 新阳消散浮云颜色暗,幽涧频繁雨声添。 花鸟与华夏景物相同,江山仍为异乡情。 美人分别久牵惆怅,何时能再共饮尊酒。 注释: 1. 石阡春望有怀:指在石阡这个地方春天的时候,看到外面的风景而有所感慨。 2. 春遍穷荒万物荣:春天已经来到了荒芜的地方,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3. 临高一望眼双明:站在高处远眺,眼睛可以看到更加明亮的景象。
【注释】 晴堤:晴天的堤岸。 东阡:指春天的田野。 半在:多半处于。 山色遥连:远山的颜色接连不断。 獥:同“蹂”,践踏;欺压。 治化:治理教化。 云林:云雾缭绕的树林。 嚣廛(xiāo cán):喧哗杂乱。 【赏析】 此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首联描写了晴日春光中的自然景色,以“柳拂”领起,用一“映”字点染出草绿川明、春光明媚之景象。颔联写景中寓含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忧虑
【注释】 半束琴书:指自己身披布衣,只有琴和书。一布袍:指自己穿着布衣。岚:山间云雾。度箐:穿越丛林。并州:《后汉书》中记载有上党郡,是古代汉地北部的边塞地区,故称为“并州”。大姓:指地方豪强。涿郡:地名,今河北省容城县附近,地处河北平原北部,是北方的重要交通要道。豗(huī)隤(tuī):形容车马奔驰疾速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景象及所感。诗人以简练
荣寿堂为钱宪长作 堂外湖山画不如,堂中人物胜蓬壶。 九重褒显丝纶涣,八十康宁伉俪俱。 家庆尚传钱武肃,天公偏厚蔡君谟。 贵阳此日瞻云切,并写恩光入寿图。 注释: 1. 湖山画不如:形容钱宪长的荣寿堂的景色美,胜过湖山之画。 2. 堂中人物胜蓬壶:形容钱宪长的人物才华出众,如同神仙般的蓬莱仙境。 3. 九重褒显丝纶涣:形容皇帝对钱宪长的褒扬和赏赐,就像丝线一样连绵不绝。 4. 八十康宁伉俪俱
诗句如下: 宿雨初收日丽空, 兴来移步凤岗东。 四围景物登临下, 百咏诗情指顾中。 老眼直穷天地远, 閒心应与水云同。 素翁此处真堪乐, 不羡身乘破浪风。 注释: 宿雨初收表示雨水刚刚停止,天边露出明亮的天空;兴来指兴致勃勃;移步形容漫步至凤岗东头;四围表示四周;景物登临下指的是站在高处俯瞰周围的景色;百咏诗情指心中充满了各种诗歌的情怀;指顾中意味着在考虑和构思之中;老眼直穷表示眼光远大
【注释】 凤庄:指杭州西湖的凤山。八咏:即《八咏西湖》。晴原:晴朗的原野。眺处:眺望之处。 兴来(lìn):兴致来了。移步:移动脚步。凤岗: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面。四围:四面。指顾:环视。老眼:老年的眼睛。穷:尽,极。闲心:悠闲的心情。水云:指水面上的云气。素翁:指诗人自己。素:平常。真堪乐:真值得快乐。不羡:不羡慕。乘破浪风:乘着狂风破浪前进。 【译文】 初晴的雨后,阳光明媚
【注释】 凤庄八咏:指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凤凰台》诗。晴原眺处:在晴明的原野上远眺。古木坛:指凤凰台上的古木亭。葛巾藜杖惯追寻:用葛布制成的头巾和手杖,是古代隐士所常用的。“追寻”即追随、追随的意思。随行童冠从容到:跟随的人穿着童子的衣服,戴着高高的帽子,从容不迫地来到。壶觞:酒杯。次第斟:依次斟酒。春日恍闻曾点瑟:好像春天里听到了曾皙弹琴(瑟)的声音。恍闻:好像听到了。曾点:春秋时期鲁国的贤人
凤庄八咏晴原眺处 潋滟方池着小亭,亭中风致十分清。 云连树色高低合,天映波光上下明。 当暑不知红日炽,投闲惟与白鸥盟。 素翁此处真堪乐,坦腹长吟老一生。 注释: - 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 方池:方形的水池。 - 着:安置,建造。 - 亭中风致:亭子里的风雅情致。 - 云连树色:云彩和树木的景色相连。 - 高低合:指树木的高低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一起。 - 天映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