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顺
注释: 1. 别却清光已隔年:指月亮已经从天空中消失。 2. 又逢秋半赏婵娟:指中秋节,此时正是秋天的一半,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间。 3. 沧溟水阔来偏缓:沧溟指的是大海,水阔则表示海水的广阔。来偏缓则表示海水流动的速度相对较慢。 4. 边徼楼高得最先:边徼指的是边疆或边境,楼高则表示建筑的高度。得最先则表示这种建筑在最早被建造出来。 5. 万里总夸今夕好,一轮应比昨宵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注释】 登山海城楼怀京师诸友:登上海城的城楼,思念在京城的好友。 关上层楼百尺梯,公馀乘兴独攀跻:关上有一座高楼,高约百尺。闲暇无事,我独自一人攀登上去。 白云铺地海涛阔,斜玉绕山城郭低:只见那白云如同铺在地上一般,海潮波涛宽阔无边,斜阳下玉带似的山脉环绕着城墙,显得城郭矮小。 烟火几家人远近,轮蹄千里路东西: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升起,近处远些都可见,路上车马络绎不绝,东来西去。 蓬莱旧侣分携久
【诗句释义】 巨笔卓晴峰,天然制度工。 云霞妆五色,风动助三红。 脱颖非囊底,生花似梦中。 流年多少恨,终日漫书空。 【译文】 文笔山(或称文笔峰)高耸入云,山峰如巨笔般矗立。 山体天然形成的地貌与人工雕琢的石质相映成趣。 云霞缭绕在山顶形成五色斑斓的景象,微风吹过更添三分艳丽。 山上的松树仿佛从笔筒中跃出,生机勃发,充满生命力。 山中的花草树木如同梦中景象,令人陶醉不已。 然而时光荏苒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喜熊宪长升都宪和韵 其二:“喜熊宪长升都宪和韵”指的是诗的作者对某位名叫熊宪长的人的祝贺,并希望其能够升迁到都宪(即高级官职)的位置。“和韵”意味着作者回应或模仿对方的作品风格。这里的“其二”很可能是指诗的第二部分或次韵。 2. 多士称王国,雄风陋楚台。:“多士称王国”可能是指朝廷中有很多贤才,如同历史上的盛世王国一般。“雄风陋楚台”则可能是借用楚国的典故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对贤者的赞美和怀念。 首句“卓荦三夫子”,意为三位卓越的学者,其中“卓荦”指的是卓越不凡,“三夫子”则是指这三位学者。 次句“才名重一乡”,意为这三位学者的才华和名声在他们的家乡乃至整个地区都极为显著。 第三句“画堂昭祀典”,意为他们在画堂中被供奉,象征着他们的贡献和地位。 第四句“青简挹馀芳”,借用“青简”指代书籍或文献,意指这些书籍记录了他们的智慧和贡献
我们需要逐句解释这首诗: 诗句解析: 1. 帝系源流正,天门宠渥频。 —— “帝系源流正”,指的是皇家血脉纯正,传承有序;“天门宠渥频”,则是指天子的恩泽连绵不断,频繁降临于人世间。 2. 才华随日进,甲第与年新。 —— “才华随日进”,形容才能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日益增长;“甲第与年新”,则是指豪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多,每年都有新的增添。 3. 胜境连三岛,芳筵具八珍。 —— “胜境连三岛”
边山耸立,河水东流 诗云:旌节下汾州,天空豁远眸。边山当北耸,河水傍东流。市道横高阁,城闉架小楼。旬宣乏良策,民病几时瘳。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而开阔,仿佛让我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又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地方。诗人祁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汾州的壮丽山川、河流和城市风貌,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 首句“旌节下汾州”,便勾勒出一个官员出行的场景,旌节是官员的象征,而下汾州则意味着官员即将进入一个更为辽阔的地方
【注释】 汾州:今山西汾阳市,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设立的州。介休:今属山西。介之推:即介子推,春秋时晋国贤臣。 “风流郭有道,高特介之推”,句意为:郭有道风流倜傥,郭子推高尚节操。郭有道:即郭解,西汉时期著名的豪侠;郭子推:即郭璞。 “祠墓千年在,凭谁酹一卮”句意为:晋文公庙和介子推庙已存留了千年岁月,如今又有谁来为这些英烈献上一壶酒呢?酹(lèi):以酒洒地,表示祭奠、悼念之意。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七言绝句。诗人以喜熊宪长升都宪之为韵,借咏熊之“大才”而抒发自己“嘉运”,并希望其“自天开”的抱负和愿望。 【答案】 ①群臣承睿眷:群臣受到皇帝的宠信。 ②身际风云会:身处风云聚会之时。 ③恩随雨露来:恩泽像雨露一样降临。④宜世用:适合在世间使用。⑤嘉运:美好的机遇。⑥文星:指文采之星,这里指贤人。⑦台:朝廷、官府。⑧东南望:向东南方眺望。⑨文星映上台
王佥宪足梦中诗见示依韵答之 在仕途中相互扶持,我们共同经历风霜雨雪。 你的才华独步天下,我的头发却已经斑白。 忠诚贯日明如镜,义气如霜分外清。 为民担忧何所依?只有岁稔与时和。 注释: 1. 仕路相亲炙:在仕途中相互扶持,共度风雨。 2. 顽心赖琢磨:你的才华独步天下。 3. 喜君名独盛:你的名声远播,令我感到欣喜。 4. 笑我鬓先皤:而我的头发却已斑白,形容岁月流逝之快。 5. 贯日忠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