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节下汾州,天空豁远眸。
边山当北耸,河水傍东流。
市道横高阁,城闉架小楼。
旬宣乏良策,民病几时瘳。
边山耸立,河水东流
诗云:旌节下汾州,天空豁远眸。边山当北耸,河水傍东流。市道横高阁,城闉架小楼。旬宣乏良策,民病几时瘳。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而开阔,仿佛让我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又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地方。诗人祁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汾州的壮丽山川、河流和城市风貌,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
首句“旌节下汾州”,便勾勒出一个官员出行的场景,旌节是官员的象征,而下汾州则意味着官员即将进入一个更为辽阔的地方。接着,“天空豁远眸”,似乎让人看到了一片无边无际的天空,令人心旷神怡。
再看接下来的诗句,“边山当北耸,河水傍东流。”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汾州的地理特征,更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汾州的自然美景。边山上的群山巍峨挺拔,宛如守护这片土地的勇士;而蜿蜒的河水则从山间流淌而出,如同一首动人的乐章。
美好的景色并不能掩盖这里的艰辛与困苦。“市道横高阁,城闉架小楼。”这句诗描绘了汾州繁荣的市集和坚固的建筑。但同时也暗示了这些繁荣背后隐藏着的沉重负担——城市的繁华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最后一句“旬宣乏良策,民病几时瘳”则是对整首诗歌情感的升华。虽然朝廷已经采取了一些政策来改善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努力并未能彻底解决问题。百姓的疾病仍旧困扰着他们的生活,何时才能摆脱这种困境呢?
我不禁思考起汾州这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它曾经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也经历过战争和动荡。然而,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尽管现在它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