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何处是,南望意迟迟。
咫尺未能到,平生不尽思。
风流郭有道,高特介之推。
祠墓千年在,凭谁酹一卮。

【注释】

汾州:今山西汾阳市,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设立的州。介休:今属山西。介之推:即介子推,春秋时晋国贤臣。

“风流郭有道,高特介之推”,句意为:郭有道风流倜傥,郭子推高尚节操。郭有道:即郭解,西汉时期著名的豪侠;郭子推:即郭璞。

“祠墓千年在,凭谁酹一卮”句意为:晋文公庙和介子推庙已存留了千年岁月,如今又有谁来为这些英烈献上一壶酒呢?酹(lèi):以酒洒地,表示祭奠、悼念之意。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出京途中,途经汾州,遥望介休时有感而成。诗中通过遥想历史人物,抒发自己对先贤的敬仰之情以及人生易逝的慨叹。

首联“介休何处是,南望意迟迟。”起笔直问,点明题旨,“介休”即介体,指地名。“何处是”说明所指地点距离眼前非常遥远。“意迟迟”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徘徊。颔联“咫尺未能到,平生不尽思。”承接上句而来,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国的眷恋之情。“咫尺”即很近的意思,但“未能到”又表现了这种近在咫尺的距离感。“平生”表明诗人对于此情此景的长久思考。“不尽思”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颈联“风流郭有道,高特介之推。”承上启下,由远及近,将诗人的视线引向两位历史人物——郭有道和郭子推。郭有道,即郭解,汉代著名豪侠;郭子推,即郭璞,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人格追求。尾联“祠墓千年在,凭谁酹一卮。”则是诗人对于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缅怀之情。“祠墓”是指他们生前所建的祠堂和墓地。“酹”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用酒浇在地上以示敬意。“凭谁酹一卮”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无尽思念与追忆。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含蓄。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自身情感的表达,诗人展现了自己的高尚品格和对先贤的深深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