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顺
南关驿古松八九株可爱 南关驿站,有古松八九棵。 小驿南关口,开窗面面峰。 打开窗户,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峰,景色非常美丽。 宿云封画栋,飞雪洒青松。 夜幕降临,乌云笼罩着画栋,飞雪纷扬落在青松上。 险道愁行客,丰年慰老农。 道路险峻,令人担忧;丰收的年份,使农民们感到欣慰。 有怀不成梦,斜月五更钟。 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无法成眠;深夜时分,五更时分的钟声传来
【注释】 过旧井陉:经过旧时战乱的井陉。过,路过;井陉,地名。 昔时争战地:指古代争夺霸权的地方。 今日际雍熙:指现在和平昌盛。 邑治非前日:指现在的城市治理与往昔大不相同。 水声如旧时:指流水的声音与昔日没有两样。 左车徒有策:指韩信当年曾制定计策却未得实施。 韩信亦堪危:韩信也曾被重用,但后来却遭贬斥。 成败非人力:成功或失败不是人所能决定的。 祗应天地知:只能由天地来知晓。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着诗句中的重要词语、句子的意思来作答;要弄清楚该字词的运用和作用,然后结合诗歌的思想情感进行赏析。 “倦游归旧隐”:我厌倦了漫游江湖的生活,返回到隐居的地方。“岁月易侵寻”:时光匆匆流逝,岁月无情地侵蚀着一切。这两句是说诗人对仕途生涯已心灰意冷,决定退居山林,远离尘世。 “世事不挂口”
凌江滩下水,一派与天长。 杨柳惊秋雨,芙蓉醉晓霜。 越山云黯淡,京国路微茫。 有客频翘首,丹心恋赭黄。 注释: 1. 凌江滩下水,一派与天长:形容江水流淌不息,仿佛与天空相连。 2. 杨柳惊秋雨,芙蓉醉晓霜:描述杨柳在秋雨中摇曳生姿,而芙蓉在晨曦中显得娇艳欲滴。 3. 越山云黯淡,京国路微茫:越山的云雾笼罩着,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通往京城的道路显得模糊不清。 4. 有客频翘首,丹心恋赭黄
【译文】 山色苍翠玲珑,长崖悬挂半空。 云海茫茫迷漫万里,道路阻隔九千宫。 风景如同辋川的山水画,人家在瀼水东边。 凭谁挥笔妙手生辉,让我置身于画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黄州时所作,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山色翠玲珑”,以“翠玲珑”形容山色,既点出了山的颜色,又突出了山的秀丽。接着,“长厓挂半空”,以“长厓”指代山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赏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圈出诗中的名句,并结合诗句的出处及注释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中第一句“维城宝安,东七十里”出自宋·王安石《元丰行》:“宝安维城,东七十里。”这两句意思是说:宝安县位于东部,距离京城约七十里。 第二句“平田畇畇,俯濒于水”出自宋·王安石《元丰行》“平田畇畇
东江堤 前有邓侯,后获杨尹。 邓侯和杨尹都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们治理东江堤时表现出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质,使人民受益匪浅。 不忘前功,深悼民隐。 邓侯和杨尹在治理东江堤时注重民生,关心百姓疾苦,因此深受人民的爱戴和敬仰。 偷安匪难,心所不忍。 邓侯和杨尹在治理东江堤时,注重防患于未然,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因此深受人民的尊重和信任。 兴役虽劳,职所当尽。 邓侯和杨尹在治理东江堤时
送司寇金公诗 圣皇御极,治迈尧汤。 圣明的皇帝登上了皇位,他的治理超过了尧和商汤。 水旱流行,伊数之常。 自然灾害频发,这是自然规律。 维兹江右,民物阜康。 在江南地区,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裕。 近厄于水,复罹旱荒。 然而最近又遭受了水灾和旱灾的困扰。 蒸人嗷嗷,盗贼滋蔓。 人民饥馑,盗贼猖獗。 奏章上闻,当宁嗟叹。 皇帝对此感到忧虑,叹息不已。 曰吾赤子,曷遭此患。
这首诗的原文是: 喜雨呈原都宪 齐鲁之壤宽且饶,数月不雨成枯焦。老龙惰职晴乌骄,天下赫赫蒸炎熇。 河流将涸林欲凋,陇麦未长禾未苗。邦人骇惧心欲烧,共虑凶歉生无聊。 明公巡视初停轺,怅念民隐增烦怮。竭诚致祷朝复朝,期彼甘泽来飘潇。 精神一念格九霄,孰谓天道廓以辽。雷车鞭动电帜摇,丰隆屏翳相招邀。 马上点滴倾天瓢,一洒二日仍通宵。郊畴沾渥千里遥,宜耕宜播宜耘穮。 大地涌水平溪桥,草木秀发争妖娆
注释与赏析: 1. 大山独立如玉琢,小山斗立如人搏: - 注释:描述大山脉如玉琢般精致,小山则像人搏斗时那样挺拔。 - 赏析:这两句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两山的雄伟和壮观。玉石和人的形象赋予了自然景物以更丰富的情感色彩。 2. 泉冲洞窍窈以通,石缀云崖危不落: - 注释:泉水冲刷着洞穴,显得幽深;悬崖上石块密布,险峻却稳固。 - 赏析:通过“冲洞窍”和“石缀云崖”,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