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巩道
《过伍铁山先生旧庐》是何巩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明末清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与赏析: 1. 鹤立寒汀一个孤: 鹤独自站立在寒冷的汀洲上,显得格外孤单。这里通过“鹤”的形象,传达出一种高洁、孤独的气质。同时,“寒汀”一词描绘了环境的寒冷,进一步衬托出鹤的孤傲。 2. 晚潮犹似旧时无: 晚潮涌动,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时光,没有改变。这里的“犹似”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留恋和怀念
【注释】: 襄阳司马蜀文翁:指三国时蜀汉的丞相诸葛亮。 又挟昆吾到粤东:昆吾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地名,位于现在的河南中牟县一带。 设醴每令人饮泣:设酒劝人饮酒,但常常让人流眼泪。 分题多与客临风:在宴会上分出诗来和客人一起吟诵。临风即迎风,指在宴席上作赋。 心悬作月虚常白:形容心事悬而未决如明月般洁白明亮。 气蔚为霞晚更红:形容心情激奋昂扬,像晚霞一样绚丽多彩。 欲托微词邀皓首
【诗句释义】 石龙道中怀黔南王楚臣:在石龙驿道中怀念黔南的王子王楚臣。 落尽莲衣叶尚香,秋衫骑马过横塘:莲花凋谢了,但荷叶上还留有清香。秋天穿着衣服骑马经过横塘(地名)。 孤烟入涧泉皆绿,野日衔山树半黄:一股袅袅的炊烟飘进了山间小溪,泉水都染上了绿色。远处的太阳正衔着山头的树叶,一半已经变成了黄色。 衰草不劳遮客路,哀笳谁遣断人肠。衰草不用去遮挡客人的来去道路
赠查韬荒 注释 - 误以鸿文作古人: 将文学才华误认为能与古代文人相比。 - 却从岐路拜清尘: 在歧路上,向着尘埃致敬,比喻对过去的敬仰或怀念。 - 妙年已定千秋业: 指年轻时期已定下了伟大的事业。 - 壮志空怜四海身: 虽然有宏伟的志向,但只能怜悯地感叹自己的渺小。 - 地尽□鹰增羽翼: “地”在这里可能是指大地或者某种物质,“□鹰”是比喻,意味着大地为鹰提供了成长的空间和助力。 -
【注释】 秋日访李东苑高斋:在秋天的一天,作者去拜访李东苑的书房。李东苑: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熟人。高斋:书房。 欲暮群乌便解飞:傍晚时分,一群乌鸦便开始飞翔。 水边人影候柴扉:水边的人影在等待柴门(即柴扉)开启。 立当湖岸情先往:站在湖岸边,心中已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卧向松窗意自微:躺在松树的窗户旁,心中的情感已经变得很微妙了。 乱叶坠霜寒树瘦,断云填壑晚峰肥:树叶被风吹落
过刘杜陵山居 才疏不敢识新知,心爱幽人昨有期。半里水声收钓处,一庭松色罢棋时。多情形影长相恋,无用文章各自疑。却讶冻禽栖未得,梅花飞尽最南枝。 译文: 我才疏学浅,不敢去认识新朋友,心里一直想念着那位隐居的友人。在山中行走了半里路,水声渐渐停歇,我找了个地方停下脚步垂钓。走进一个庭院,看见松树苍翠欲滴,似乎还在下棋。我们的影子相互依偎,长久地不愿分离;但是,我们的才华和文采却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赠方邵村侍郎》。诗的前半部分写方邵村,后半部分写白氏。 首句“人地清华擅一时”中的“人”指方邵村,“地”即他的家乡,“清华”指风景美好,“擅一时”意谓在当世独步天下。这句赞美他出生在环境优美的地方,才华横溢,名声大噪。 第二句“却从秋鹤写威仪”,用秋鹤作比喻,形容方邵村的风度翩翩、仪态万千。这里的“秋鹤”象征着高贵、清雅的气质。 第三句“乌台旧展埋轮手”
【注释】 扁舟:小船。海外行:指到海外去。江城:指家乡。 不堪对酒寒无赖:无法抵挡寒冷,只好借酒消愁。无赖:无赖子,指自己。 旧有情:过去曾经有过的情谊。 渺渺:形容水远山长,无边无际。亭亭:高耸的样子。潮生:潮涨。朔雁声:北风中的雁叫声。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诗人与李湘水分别后,一直怀念着对方。此诗就是他怀念李湘水时写的。 开头两句,写诗人孤舟出使,身历海程。“独上扁舟海上行”
赠彭钟鹤 江天高雁不堪闻,幕府深秋又对君。 半世文章多结客,十年烽火远从军。 菊边度曲抛红泪,柳畔弹棋笑白云。 早晚班生投笔叹,一飞那肯恋鸡群。 注释: 1. 江天高雁不堪闻:形容江天辽阔,高高的大雁飞翔在空中,声音却让人难以忍受。 2. 幕府深秋又对君:幕府指代军营或官府,深秋意味着秋天到来,与君相对,可能是指与某人相约。 3. 半世文章多结客:描述了作者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结交朋友,写作文。
【诗词原文】 滩上送元子业师还端州旅舍 满山斜日海门开,送客寒滩水尽哀。 残腊易生摇落思,旅途难把别离杯。 帆移雪月鸡声早,路绕梅花马首回。 闻道彼都禾黍冷,不胜惆怅望嵩台。 【注释解释】 1. 斜阳:夕阳。斜阳映照在满山之上,海门开启。 2. 送客:指诗人亲自送朋友元子业回端州。 3. 残腊:旧历十二月,农历年终。易生:容易产生。 4. 摇落:树叶凋零、落叶飘零。思:思念。 5. 帆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