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以鸿文作古人,却从岐路拜清尘。
妙年已定千秋业,壮志空怜四海身。
地尽□鹰增羽翼,天昏江月露精神。
因君更洒临风泪,不是明珠愧所亲。
赠查韬荒
注释
- 误以鸿文作古人: 将文学才华误认为能与古代文人相比。
- 却从岐路拜清尘: 在歧路上,向着尘埃致敬,比喻对过去的敬仰或怀念。
- 妙年已定千秋业: 指年轻时期已定下了伟大的事业。
- 壮志空怜四海身: 虽然有宏伟的志向,但只能怜悯地感叹自己的渺小。
- 地尽□鹰增羽翼: “地”在这里可能是指大地或者某种物质,“□鹰”是比喻,意味着大地为鹰提供了成长的空间和助力。
- 天昏江月露精神: 形容在昏暗的天空下,月光照耀着大地,象征着在困境中坚持的精神。
- 因君更洒临风泪: 因为您的缘故,我不禁洒下了眼泪,因为对您的尊敬和钦佩。
- 不是明珠愧所亲: 我并不是明珠一样的人,感到惭愧和荣幸。
译文
将你的文学才能误认为可以与古人相比,
却在歧路上向你致敬,你的身影在尘埃中显现。
年轻的时光里已经确定了伟大事业的基石,
虽有壮志,却只能在四海之内感叹自己的渺小。
大地如同一位慷慨的导师,为你提供了翱翔的翅膀,
即使天边云层密布,江面上的月色也映照出了你的意志。
因为你,我忍不住在秋风中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我并非如明珠般璀璨,对你深感荣幸。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查韬荒的深厚感情和对其成就的赞美。诗中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理想与现实、个人与世界的广阔,以及自然界的变化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特别是“地尽□鹰增羽翼”和“天昏江月露精神”两句,用自然界的景象来形容人的成长和发展,既形象生动又富有哲理。最后一句“不是明珠愧所亲”,更是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查韬荒的尊敬和自谦,以及对自身地位和能力的清醒认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