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司马蜀文翁,又挟昆吾到粤东。
设醴每令人饮泣,分题多与客临风。
心悬作月虚常白,气蔚为霞晚更红。
欲托微词邀皓首,壮夫从古薄雕虫。
【注释】:
襄阳司马蜀文翁:指三国时蜀汉的丞相诸葛亮。
又挟昆吾到粤东:昆吾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地名,位于现在的河南中牟县一带。
设醴每令人饮泣:设酒劝人饮酒,但常常让人流眼泪。
分题多与客临风:在宴会上分出诗来和客人一起吟诵。临风即迎风,指在宴席上作赋。
心悬作月虚常白:形容心事悬而未决如明月般洁白明亮。
气蔚为霞晚更红:形容心情激奋昂扬,像晚霞一样绚丽多彩。
欲托微词邀皓首:想要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愿望。
壮夫从古薄雕虫:壮士自古以来都是轻视那些琐碎的事物。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朋友彭飞云的赠诗,以咏叹诸葛亮的事迹为主题。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诸葛亮在襄阳时的情景,后四句写其北伐中原时的雄心壮志。
第一句“襄阳司马蜀文翁”,点明地点和人物。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以卓越的才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成为蜀汉的丞相。
第二句“又挟昆吾到粤东”,“昆吾”是指昆山,位于今天山东潍坊境内。这句意思是说,诸葛亮又带着他的智慧去到了广东(粤东)地区。
第三句“设醴每令人饮泣”,“醴”是一种甜酒。这里用“每”表示“每次”。意思是说,每当诸葛亮设置酒席,就让人感动得落泪。这里的“设醴”指的是诸葛亮在宴会上设置酒席,邀请文人墨客一起饮酒作诗。
第四句“分题多与客临风”,“分题”指分出题目与客人一起吟诵。“临风”指迎风而立。意思是说,在宴会上,诸葛亮会分出诗来给客人吟诵,让他们在春风中迎风而立,共同感受诗意。
接下来两句“心悬作月虚常白,气蔚为霞晚更红”则是描写诸葛亮的心情和气色。“心悬作月虚常白”指的是诸葛亮心中悬挂着明月般的清光,始终清澈透明而不被世俗所迷惑。“气蔚为霞晚更红”则形容他的气势如晚霞般绚丽多彩。
最后两句“欲托微词邀皓首,壮夫从古薄雕虫”则是表达了诸葛亮的志向和决心。“欲托微词邀皓首”指的是想要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愿望。“壮夫从古薄雕虫”则是指壮士自古以来都是轻视那些琐碎的事物。
这首诗以咏叹诸葛亮的事迹为主题,通过描绘诸葛亮的言行举止和内心世界,展现出了他的卓越才情和坚定信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和对他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