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巩道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水绕回廊竹路低,落花零乱柳凄凄。 风憎言语吹黄鸟,波爱文章照锦鸡。 天远送将千转梦,雨寒飞作两行啼。 玉钩斜外雷塘恨,不到迷楼意自迷。 注释: - 水环绕着回廊,竹林小道显得十分低矮,飘落的花瓣零乱地落在柳树丛中,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景象。 - 风厌恶言语的喧嚣,吹动黄色小鸟的羽毛;波喜爱文章之美,照亮了锦鸡的身影。 - 天空遥远,仿佛在传递着无数的梦境,雨水寒冷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帘垂空阁雨沉沉,旧有题诗壁上寻。注释:窗帘下垂,空阁内雨水纷纷落下,显得沉甸甸的。我曾在墙壁上寻找过去的诗句,但已经找不到了。 窗柳独吹长笛玉,径泥犹露半钗金。注释:只有窗外的柳枝在轻轻摇曳,似乎在吹奏着悠长的笛声。地面上的泥土仍沾有湿润的痕迹,就像是半截金色的发钗散落在地上。 交枝绿树初窥影,见底寒泉自照心。注释:交错生长的绿色树木在水面上投下了影子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不因秋色亦凄凄,天自高时海自低。 无垂杨处红帘出,有落花中白马嘶。 暝树低枝临水合,阴云拖脚到江齐。 一声岂是渔郎笛,王仲宣楼倚日西。 诗句释义: 1. “不因秋色亦凄凄”: 此句表达即使面对秋天带来的凄凉,也不感到悲伤,暗示诗人对自然的接纳和超然态度。 2. “天自高时海自低”: 通过对比天空的高远和海洋的低矮,表现了自然界中万物生长的规律和宇宙的和谐。 3.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一 一重红树一重门,月在中天敢负恩。 佛火何年烧艳骨,愁城终日滞羁魂。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析:第一句描述的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即门前有多重红色的树木,而月亮则高悬于天空之中,诗人不禁感叹自己辜负了这美好的恩情。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他如同一座被忧愁困扰的城市,无法摆脱内心的枷锁。 - 关键词解释:红树、月、负恩、佛火、艳骨、愁城、羁魂 - 鉴赏
【注释】 1. 繁弦:指弦乐器。短箫:指竹制乐器。 2. 独眠:独自睡觉。江馆:江边馆舍,这里借指诗人的住所。意寥廓:心绪烦乱。 3. 春秋塞雁:即“塞鸿秋”,指秋天飞过边塞的大雁。长年客:指长时间在外的游子。 4. 两度消:指一天中两次消失、消退(落日西沉、夜幕降临)。 5. 花光浮绿鬓:指花发白了头发。花光,泛指白发。绿鬓,黑发。 6. 隔帘兰气吐红潮:指隔着帘子闻到兰花的香味
酌罢过二百堂挑灯坐漏已下戏再赋 释义:喝完酒之后,我来到二百里的大厅前挑着灯笼坐下。 译文:我喝完酒以后,来到二百里外的大厅前挑着灯笼坐下来。 注释:二百里,古时以里计,这里指距离。 赏析:此句描绘诗人饮酒后在大厅中挑灯而坐,显得豪放不羁,也表现出诗人的洒脱性格。 笑剔银灯再赋诗,一庭花露隔帘垂 释义:笑着挑亮了银灯,再写一首诗,庭院中花露透过窗帘垂下。 译文:笑着点亮了灯光,再吟诵诗歌
【注释】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这是一首和诗,即诗人应和百谷先生的《偶感和百谷先生韵》之诗。魏宛沉沉薛夜来,九门排夜照平台:魏县的夜色沉沉,薛城的城门排列在夜空下,灯火通明。 拥帘舞女扶罗袖,隔水鸡人促酒杯:在帷帐中跳舞的女子挽着袖子,隔着水流的小河,听到远处传来敲鼓的声音。 低送晚风香辇过,倒悬秋月晓城开:傍晚时分,微风吹拂着香气浓郁的车辇缓缓驶过,秋天的月亮从东方升起,照亮了长安城的清晨。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一首咏史诗。他借咏怀古人以抒发自己的感慨。 首句"身学孤云到处飞,杜鹃枝上枉催啼",写诗人像天上的孤鹤一样到处飘泊,而杜鹃鸟却叫个不停,催促自己早早归去。这里暗寓了诗人对朝廷的失望和无奈。 第二句"自怜汉殿虚题扇,谁为秦王更卷衣",诗人感叹汉朝的宫殿已经空荡荡,自己当年题写的团扇也无人再翻看;同时,又感叹秦王当年焚书坑儒的暴行,那些无辜的人们现在都已经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之一 何巩道 秋一天时月一沙,青衫红泪对琵琶。 蚕生叶底终成茧,蝶死林梢尚抱花。 帘畔笑声金管歇,鬓边灯影玉钗斜。 厌厌醉向熏笼下,未信蓬山在海涯。 注释:秋天的天气、时间以及沙滩上的沙子。穿着青色的衣服,红色的眼泪对着琵琶。蚕在叶子的底部最终变成了茧,蝴蝶在树林的梢头仍然抱着花。帘边的笑声停止,金管也停止了声音。鬓边上的灯影斜斜地照在玉钗上。厌烦地醉酒,沉醉在熏笼中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诗一 打鸭惊鸯去不归,清秋空忆见时稀。 海边东日年方盛,眼底西风泪已飞。 万点水灯浮塔影,一层烟月隔帘衣。 阮郎别后天台在,惟有桃花路总非。 译文: 打鸭子的声响惊走了鸳鸯,秋天里只能空自回忆曾经见过它的时候。海边的东方太阳正旺盛,而眼中的西风却让眼泪飘飞。无数点点的水灯漂浮在寺庙的塔影之上,一层薄雾中的月亮和月光隔着帘子映在身上。阮籍离开了人世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