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红树一重门,月在中天敢负恩。
佛火何年烧艳骨,愁城终日滞羁魂。
海棠莫劝悲时酒,幺凤犹传别后言。
窃出玉人深院净,乌龙输与老昆仑。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一
一重红树一重门,月在中天敢负恩。
佛火何年烧艳骨,愁城终日滞羁魂。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析:第一句描述的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即门前有多重红色的树木,而月亮则高悬于天空之中,诗人不禁感叹自己辜负了这美好的恩情。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他如同一座被忧愁困扰的城市,无法摆脱内心的枷锁。
- 关键词解释:红树、月、负恩、佛火、艳骨、愁城、羁魂
- 鉴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诗中的“红树”、“月”等元素既具有视觉美感又富有象征意义,而“负恩”、“愁城”等词汇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遗憾与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态。
- 译文:门前红树重重,月高照我不敢忘恩。
佛火何时烧尽艳骨,愁城日夜困住我的魂魄。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巩道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其中“一重红树一重门,月在中天敢负恩”描绘了宁静而又沉重的画面;而“佛火何年烧艳骨,愁城终日滞羁魂”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