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巩道
【注释】 江静白:诗人的朋友。吾粤:广东,这里指岭南地区。借榻:在别人家暂住。僧舍:僧人的住所。见贻:赠给,赠送。赋此:作这首诗。为答:以诗作为回答。 【译文】 在岭南隐居已久,谢绝了尘世的繁华,何况是江东才子? 千里之远来到这山中,有王粲登临的遗憾,也感到子山赋的哀怨。 一床磬声清冷空寂的小斋,半夜衣香满院梅花开放。 如此风流应独享此景,年老却仍念及昔日寒灰。 【赏析】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1. 芳树亭亭玉不如: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比拟的感慨。"亭亭"形容树木挺拔,而"如玉"则用来形容其质地纯洁、光泽如玉。整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界中某些事物的珍贵与不可复制性。 2. 思君何事久离居: -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深切思念。"何事"表示原因,"久离居"意味着长时间地分离。这种情感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渴望团聚的心情。 3.
【注释】: 湖光山色:湖水清澈,山色秀美。 口占:即兴吟咏。 闲情:悠闲的心情。 晚来:傍晚时分。 踏:漫步。 静听:静静地聆听。 新蝉:初鸣的蝉。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夏日在湖上乘船游览的情景与感受。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优美的画面:清晨,湖面波光粼粼,山色秀丽,诗人悠然自得;日中,湖水碧绿如玉,山色秀美,诗人心旷神怡;傍晚,诗人漫步无人的小径,静听雨后初鸣的蝉声,心情舒畅
《立春前一日集李东苑新第分赋》是何巩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诗句赏析: - 好花新占上林枝,正是春风欲暖时。 - 窗对碧帘沽酒易,树喧黄鸟得诗迟。 - 陈思不愧称公子,文举从他唤大儿。 - 数向竹林寻二阮,相知心始是相知。 译文: 春天里,好花竞相开放,仿佛刚刚从寒冷的冬天中苏醒。阳光洒满大地,万物复苏,正是一年之中最温暖的时候。 在窗子对面,可以看到一道碧绿色的窗帘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凌云岂敢拟相如,空学灵均赋卜居。 注释: - 凌云:形容才高。 - 相如:指司马相如,古代著名文学家。 - 灵均:屈原的字,此处指屈原,因曾为楚怀王大夫。 - 赋卜居:指作赋表达对居住地的向往。 - 空学:徒劳学习。 - 卜居:选择居住地。 译文: 我不敢像司马相如那样高傲地比拟自己,徒然地效仿屈原写关于居住地的赋文。 2. 未与故人倾白堕,漫劳佳句比黄初。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舍弟归香山”意思是:舍弟回来了。“舍弟”,指作者的弟弟;“香山”,指香山寺。 “年来姜被正关情,忽有扁舟到海城。”意思是:近来我正为家乡的事情心烦意乱,忽然听到有船只开到了海城。“姜被”,即姜氏之被,这里指家事;“海城”,指家乡。 “多谢惠连酬好梦,却惭骠骑负虚名。”意思是:非常感谢你给我的安慰
诗句 - 海气茫茫草阁虚:海气浩渺,草堂显得空寂。 - 闻君归后复斋居:听闻你归来,又在草堂居住。 - 道人住世原无相:道教徒生活在世间本无固定相。 - 廉吏传家尚有书:廉洁的官员将家中藏书传给后代仍保留。 - 风惹竹花摇绿酒:风拂过竹子,引起花朵摇曳,仿佛在摇晃着绿色的美酒。 - 雨倾菱叶放红蕖:雨水打湿菱叶,使红色荷花开放。 - 物情处处生惆怅:万物都充满忧愁,处处都让人感到伤感。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马上将军耽左传,天涯公子怨离骚”,意思是说:战场上的将士沉迷于《左传》的兵法,而远离家乡的游子却怀恋屈原的悲愤之作。《左传》是一部历史著作,作者左丘明。他写的是晋国史官记事,其中有许多战争、策略和人物言行的记载。诗人在这里用《左传》中的名句“吾不如老农”(《左传·庄公十年》)来比喻自己。“穷渊终作齐飞剑,别泪先沾旧战袍”,意思是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终岁闲踪伴老渔,笑辞蜗角买舟居。 - 终岁: 全年,一年到头 - 闲踪: 无目的、漫无目的地游走或闲逛 - 老渔: 年老的钓鱼者 - 蜗角: 蜗牛壳的小尖角 - 买舟居: 购买船作为住所 2. 临风惟念知交好,顾影谁怜患难馀。 - 临风: 面对风 - 知交:
诗句释义 1 才疏不敢问鸡坛,留得孤心待岁寒。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虚和对未来的期望。"才疏"意味着诗人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与别人相比,因此不敢去询问或竞争高深的事物。而"孤心待岁寒"则表明诗人保持一颗独立、冷静的心,愿意在困难时期等待时机,不轻易放弃或动摇。 2. 高咏欲从何地寄,枯桐能向几人弹。 - 这里的"高咏"可以理解为高尚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