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恩
注释:中夜不能寐,辗转难入眠。独自凄凉,心中百忧缠。谁能与我分担忧?忧愁缠绕我心头。 赏析:此诗描写的是诗人在中夜时分,辗转难眠,内心愁绪万千,百忧缠身的苦闷心情。首句“中夜不能寐”,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状态;第二句“展转独凄怆”,描述了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情状;第三句“谁与百忧期”,表达了诗人无人可以倾诉心事的无奈;第四句“种种来枕上”
【注释】 使:假使。交舟中:在船上。杂诗:《诗经·小雅·鹤鸣》中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之句,这里借指诗歌。 逆流如跛鳖,顺流若飘蓬:逆流时船慢,行动艰难,就像一只跛鳖一样;顺流时船快,好像一片飘荡的蓬草。比喻人在逆境和顺境中的表现不同。 人心若无厌,犹自数呼风:如果人有贪念之心,那么他还会不断地想得到更多的东西。 【赏析】 《杂诗》共二十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注释】: 1.使交舟:指使者乘船来往于各地。交,通也。 2.杂诗:诗歌,即今所谓“杂言诗”。 3.山断村居出:意思是说山被阻断了道路,使得居住在山村的人出来。 4.江空郡郭浮:意思是说江水涨满了,淹没了城池和城墙。 5.候吏:古代驿站派出的守候行人或传递文件的小官。 6.沙头:水中沙洲的岸边。 7.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和反映社会生活的边塞诗。 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山断后
注释:宿夜的山雨让山色显得更加湿润,清晨的微风使得水面平静如镜。今日客人的心情很好,江面上春日的天气晴朗宜人。 赏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首句“宿雨山光湿”描绘出雨后山景的清新与宁静;次句“微风水面平”,表现了晨间微风吹拂的柔和与和煦;第三句“今朝客意好”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末句“江上快春晴”则写出了春日阳光明媚,景色宜人的美好景象。整首小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
注释:山水风光让人感到幽雅的兴致,篇章也是随意地写。只是用来消磨漫长的日子,不是倚仗着多才。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在山水之间寻找诗意,抒发自己情感的诗歌。诗中“山水饶幽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篇章亦漫裁”则表达了作者随意创作的态度。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味和魅力
横山八景之双华峰 昔闻轩墀宠,今见裂土食。 禽荒虽有戒,不与幽人事。 注释: - 横山八景:指的是明代孙承恩在《咏古》诗中提及的“奎壁两文星,化作吴中石”的景象。 - 双华峰:指位于横山区的双华峰,是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 - 轩墀:古代宫殿中的廊柱或台阶,这里比喻为高贵的地位或荣誉。 - 裂土食:意为分封土地,享受俸禄,形容得到朝廷的赏赐。 - 禽荒:指代混乱或不安的局面。 - 幽事
【注释】 峭壁:高峻的山崖。青障:青色的屏障,指山。浮云:飘浮在天空中的云气,也比喻世事变幻无常。雪涛:形容波涛汹涌,如雪山之浪。悠然:闲适的样子。终日:整天。兴与云山高:兴致与云山相高,即意趣、心情与云山一样高远。 【赏析】 此诗是作者题画之作,以画为题,抒发胸中逸兴豪情。诗人面对一幅高山流水图,触景生情,遂作《题小画六首》。 首句写画中景色:高耸的山峰上,插入碧绿的屏障,仿佛一道青色的屏障
【注释】 篱落:篱笆。 数家村:几户人家的村落。 藤萝:藤蔓。 夕曛:夕阳余光。 喧笑:欢声笑语。 柴门:用木条、秸秆等编成的门,简陋简陋。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旅途中经过一乡村时,所见所闻所感。 首句“篱落数家村”,点明地点是在乡村。次句“藤萝挂夕曛”,写傍晚的景色。夕阳西下,晚霞映衬在藤上,使整个景象显得格外美丽。“夕阳”是本诗的关键意象之一,全篇都围绕着它进行描绘。
注释与赏析: 横山八景双华峰 横山,即指横山八景之一。双华峰,即指横山的第二峰,因其山峰高耸入云,形似两朵盛开的花朵而得名。横山八景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横山美景的赞誉,其中最著名的有横江月、横江雨、横江云、横江雪等。此诗以横山为背景,描绘了双华峰的美丽景色及其所带给人们的清新感受。 分得剑溪春,种向仙人家。 剑溪春,指的是横山上的剑溪春天的景象。剑溪,是横山脚下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岸绿树成荫
【注释】 芳洲:长着芳草的湖泽。菰蒲:水生植物茭白。烟:雾气。惊:惊动。鹭:野鸭。 译文: 长满芳草的湖泽上有很多水生植物,水深的地方生出雾气来。 渔船上的渔夫乱敲船舷,惊动了沙洲上的野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小诗,诗人抓住春天的景物特点,以清新、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首句“芳洲多菰蒲”,点明了小画的背景是长满芳草的水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