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恩
【注释】 园居:在园中居住。开园:打开园门。觅:寻找。时蔬:应季的蔬菜。稚子:小孩子。语:说,告诉。摘来:采摘而来。几朝:几个早晨。盈(yíng)筥:满竹篮。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家生活情趣的小诗。 首句“开园觅时蔬”,开门见山,点出时间是春天。开园即打开园门的意思。开园,说明诗人已经很久没有下田了,因此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到田野中去劳作。“开园”这个动作,既表明了季节
注释:在清夜无法入睡,我独自坐在松树下饮酒。 风儿吹动头上的头巾,月亮从手中滑落到酒瓶里。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独坐松树之下,清风微拂,明月当空,却仍无法入眠的孤寂与惆怅。"风吹头上巾"一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而"月落手中斝"则巧妙地描绘了月色如水,洒落在杯中的景象。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注释】 园居:在园子里居住。 漫兴:即随兴所至的诗歌,没有具体题目。 推窗送远目:推开窗户眺望远处。 依依:柔弱、柔婉的样子,这里指树木。 烟树:迷蒙的树林。 开:展开。 拖:牵引,拉长。 片影:指云彩的影子。 北村:指北方的农村。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傍晚的美景图,以细腻的笔触和明快的节奏,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情以及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首句“推窗送远目”
【注释】 小鸟相过熟:小鸟互相嬉戏。 巢栖蔚荟中:小鸟在树荫下筑巢。 恐令惊却去:恐怕惊扰了它们。 不敢语儿童:害怕被孩子们知道。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生动的园居生活画面。诗中,小鸟相互嬉戏,在树林里筑巢,这是一幅充满生气的画面。然而,作者却担心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会惊扰到小鸟们,因此他不敢告诉孩子这些。这是一种对生命和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敬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大自然保护意识的觉醒
注释:楚地的客人种了很多蕙草,我们家只种了两亩蔬菜。草根随意生长,没有事想要亲自去锄草。 赏析:此诗是诗人闲居时作。首联写客居他乡,思归心切。颔联自谦自喻,表现其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思想。颈联承上启下,以“随意”二字点明自己与客居之辈的不同,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尾联则进一步强调自己的志趣和所追求的生活情趣。全诗以平淡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清静简朴生活的追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然后结合选项确定诗句答非所问的内容,最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本题要求对“园居漫兴”逐句进行解释,并写出自己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注意要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语作答。 本诗为五言绝句。 前两句“果熟山禽伺,园扉早未开”,写景抒情。诗人在自家园子里看到树上的果子已经成熟,小动物们早已等候在那里
【注释】 园居漫兴:随意写成的诗篇。 野笋无料理:野笋没有经过烹调加工。 贱子餐:比喻粗食淡饭。 若教:如果。 都作竹:都变成竹子。 约略:估计。 【赏析】 此是一首描写野笋的诗,全诗四句,每两句为一组,第一组前两句写野笋生长在野外,没有经过烹调加工;后两句说野笋适宜于粗食淡饭,如果都让它长成竹子的话,那么大约可以长出一百多根来。第二组前两句说野笋没有经过烹调加工,所以它的味道不好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作者自家院子里的园景及采摘果实的情景。首句写树叶茂盛,枝叶茂密遮住了天日。次句写树枝繁茂,果实累累。三四句写自己独自行动,采摘果实;而果实则分给儿童,使孩子也品尝到美味。全诗描写细腻,意境优美。 【注释】①茂叶团阴密: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挡住了。②独行时自摘:独自行走的时候自己摘下果实吃。③童儿:指儿童。 【译文】 茂盛的树叶团团簇拥着荫蔽,繁密的枝条结满了丰硕的果实。
注释:推开窗户凉风进入,看着云彩安稳地睡觉。白天时间很长人们静悄悄的说话,高高的柳树间传来了数声蝉鸣。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闲适生活的田园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色和生活场景,营造了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闲适。同时,诗人也通过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珍视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抓住关键语句品读诗句,深入领会作者的情感。“竹几匡床稳,幽轩更洒然。”竹几和床都很稳固,幽雅的小窗下明月清辉洒满房间,我伴着这宁静的美景进入梦乡。“小窗明月下,来伴道人眠。”“来”是来到的意思,“伴”,陪伴。这句意思是说:月光从小小的窗户照进来,仿佛月儿也来到了我的身边陪伴我入眠。整首诗语言清新淡泊,意境清幽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