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是修
渔郎谣 渔郎住在双江口,家养鸬鹚十八九。 唱歌打桨落长潭,大鱼上船小鱼走。 四时坐计水中央,百艺何如网罟强。 岩上拾薪岩下宿,不识耕桑衣食足。 回头万事等浮萍,云白山青沙草绿。 短蓑开合几晴阴,闲来沽酒杏花村。 载歌一曲沧浪晚,棹入烟波何处寻。 注释:渔郎居住在双江口,他家养了十八到九只鸬鹚。它们一边歌唱一边划桨,把船驶入深深的长潭,捕捉到了大鱼,却让小鱼游走。四季都坐在水中央计算着捕鱼的收获
【注释】 ①十月:农历九月。②祈连山:在今甘肃省永登县西南,祁连山脉中段的一座山峰,山上终年积雪,故名祈连山。③三尺雪:形容积雪厚。④孤军:单薄的军队。⑤鼓钲(zhēnɡ)不动:指军中没有战斗声和鸣响。⑥苦战:指与敌人殊死的搏斗。⑦交河:汉代时西域国名,即今甘肃安西县一带地区,这里借指战场。⑧主恩未报:国家恩惠尚未报答。⑨将奈何:怎么办。⑩何其:多么。 【赏析】 这首边塞诗作于开元末年
【注】①“朝出东溪溪上头”:早上走出东边小溪的源头。②“脱衣渡水随牛去”:脱下衣服跟着牛一起渡过溪水。③“老鸦乱啼野羊走”:乌鸦乱叫,野羊四散奔逃。④“绝谷无人惊四顾”:山谷中没有其他人,四周也没有动静。⑤“寒藤枯木暮山苍”:傍晚时分,枯萎的藤蔓和枯黄的树木显得格外苍凉。⑥“同伴相呼归又忙”:同伴们相互呼唤着,忙着回家。⑦“石棱割脚茅割耳”:石头的棱角划破了脚,茅草割伤了耳朵
【注释】 樵夫谣:指隐士生活的诗歌。有馀:有余。数家茅屋深林居:几户人家在深山中居住,过着隐居的生活。朝朝磨斧涧底石,牵萝直上青山隅。爱斫苍枝桂,爱伐枯死樗:砍掉茂盛的桂树,砍伐已经枯死的树木。眼前取足随所如:眼前的生活足够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束担不归就向城,卖钱籴米养慈亲。慈亲在堂乞长健,年年卖薪奉馀羡。但愿身安口得充:只希望身体健康,能够吃饱肚子。免因赋役走西东:避免因为赋税徭役而到处奔波
这是一首描述诗人从小喜欢种树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生有种树癖,性禀由孩提。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从小就有一种对种树的喜爱之情。这种喜好可能源于他的天性和童年时期的经历。 2. 五岁艺菽麦,幪幪辄成畦。 - 五岁的诗人开始学习种植豆类和小麦。他很快就能够熟练地完成这项工作,并把田地整理得井井有条。这显示了他对农事的热爱和对土地的尊重。 3. 七岁读书暇,封植靡他为。 -
注释: 1. 楼前两两鸳鸯度:在楼上的一对男女正在度过他们的时光。 2. 鸣珰背解玉纤轻,弄色凝情羞不语:女子解开了首饰,露出白皙的手腕,用眼神传递感情。 3. 就中心思可谁同:在这美好的时光,我的心思无人能懂。 4. 平明扶上玉花骢:天刚蒙蒙亮就骑着马出发去上班。 5. 自言百世无衰老,自谓千载长英雄:我相信自己永远不会衰老,自己认为自己永远是英雄。 6. 可怜光景留难住,秋风一夕生庭树
塞上曲 北风猎猎衰草黄,边马壮健边人强。 箭发如雷破天荒,孤雁断肠哀鸣长。 译文: 北风呼啸中,草原上的枯草已泛黄,边疆的战马强壮,士兵们也更加勇猛。箭矢射去,如同雷霆般震耳欲聋,打破了天地之间的宁静,而那被箭矢射落的大雁,其哀嚎声却显得如此凄凉和漫长。 赏析: 诗中通过北风、草原、大雁等自然景物描绘了一幅荒凉的边塞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的“马嘶风劲角弓响”一句
【注释】 华盖山:在今河南汝南县。 东风吹大河,河水为上涌:东风拂动着大河,使河水汹涌奔腾。 缅思华盖君,巢云绝尘冗:想起华盖山的友人,像鸟窠一样远离尘世的纷扰。 吟时月满轩,耕处云生陇:诗人吟咏诗歌的时候,月光洒满窗户;诗人耕作的地方,有云雾缭绕。 何当命巾车,相从服铅汞:什么时候让我乘坐着小车,和你一起服用铅汞丹药呢?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游历华盖山时所作
紫骝马 紫骝马,黄金鞯,一新剪拂当晴天。 蹄轻耳峻筋骨坚,性烈不受庸人牵。 山西主将功名老,时时骑出长安道。 长安三月春风寒,无限落花点芳草。 遥遥数里闻号鸣,走过一歘疑流星。 汗生黑晕搏云湿,举国驽骀空震惊。 归来四海知声价,甘将伏枥都城下。 回看厌旦可不惭,苦月寒霜自终夜。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英雄骑马出征的故事。诗中描绘了紫骝马的外貌和气质,强调了它的坚韧和勇猛。同时
莫愁乐 石城城下春江流,城边十二红粉楼。 吴儿打桨动晴绿,送妾随君楼上楼。 为君起赵舞,为君发齐讴, 举酒劝君君莫愁。 妾貌强如花,妾心强如月。 花盛有时衰,月圆有时缺。 劝君莫惜千黄金, 趁取青春好时节。 为乐须臾诚可怜, 人生安得长少年。 云收雨散不终夕, 落花飞絮春风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