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及评价其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来理解诗句的含义,然后分析诗的写作手法以及诗人的情感态度。此题中,“别苦庭椿是暮年,带经谁课颖阳田。”意思是:离别庭院的梧桐树正是到了暮年,谁能教我读《颖阳田赋》呢?“轻裘肥马元非望,白首青衫不自怜。”意思是:轻裘肥马并非我所向往,白发苍苍、一身青色的衣裳并不值得怜惜。“极浦风云生远思,旧山松鹤识初缘
【注释】 1. 新堂:新建的堂。燕集:宴饮聚会。饯送:送别。江明府:江州刺史,即江陵。先生:对人的尊称。 2. 罢:停止。 3. 报政:报答朝廷的治理。难留:难以久留。去客心:离去之人的心。 4. 乡士:家乡的人。何困:为什么如此困苦? 5. 宰君:指刺史。其敢:怎敢。重临:再次来临。 6. □堂:高堂。尊俎(zǔ):指宴会中的酒器和肉食。 7. 嘉会:美好的聚会。衣冠:指官员们。侈上林
《冬官张二兄寄示和麦三府棘院之作和答二首·其二》是明朝符锡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 第一句:“茆庵小结颖之涯,病眼东山企伫赊。” - 注释:茅草屋舍简陋,但能结庐在颍水之滨。因眼疾而望东山遥远,只能期盼而已。 - 译文:我居住在简陋的茅草屋下,目光所及之处都是颍水之畔。我的眼疾让我只能远望着东方,期待着未来的到来。 -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为他的好友、著名隐士习隐城西草堂的主人坦翁七十岁生日所写。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释: 1. 习隐城西见草堂,坦翁徵寿与川长: 在习隐城的西边,我见到了你的草庐,你的长寿和你的草庐一样长。"习隐城西"指的是白居易的住所,位于长安城西的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也是他隐居之所。"见草堂"表示诗人偶然发现了这处地方
注释:越水楚山同在天空中,几人白发苍苍谈论雄文。 长松挺拔独立苍璧前,老凤迟缓飞翔在紫气中。 万里云海风云变幻如石火,百年人事变化如同朝霞黄昏。 何时放下犁头寻找禹穴,寄身海鸥相伴耕作耕耘。 赏析: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祝愿。全诗以景入诗,借景抒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 奉和曾宪长瑞鹤诗三首:指诗人应曾宪长的邀请,写《奉和曾宪长瑞鹤诗三首》。曾宪长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 白凫朱雁品皆空:白鸭和朱雁,都只是凡胎俗骨之物。 除却鸾凰是此虫:除了凤凰之外,其他的都算不得什么。 会际风云心自逸:在风云聚会之时,心中自然轻松自如。 掺持霜雪思谁同:搀着霜雪想着谁来陪伴自己。 哺雏不饱腥膻味:养育孩子,不求饱食腥膻异味。 引领常怀海峤风:经常怀念大海的风。
【诗句释义】 1. 节妇:指贞节的女子。荣奖:赞美和奖励。 2. 共姜:春秋时齐国贤女,齐庄公之母。不二天:即“不易二天”,意谓贞节如一。 3. 布裳:用粗麻布做成的短衣。今巳映华颠:“今”通“既”,“巳”是古代对时间的记载,相当于现在说已过一年了。华颠:头顶。 4. 候虫:秋夜寒蝉,因鸣叫而凄切。彻夜悲寒:整夜悲鸣,形容秋夜寒冷。抒(shū):悲鸣,哀啼。 5. 黄鹄(hú):天鹅
冬官张二兄寄示和麦三府棘院之作和答二首 东轩诗思渺天涯,滕阁开尊兴转赊。 骥足久淹江右省,文星还避府东衙。 山城备足民安枕,棘院功成桂吐花。 佳句盛传张水部,辉联珠璧贲山家。 注释: 1. 东轩诗思渺天涯:在东轩(书房)中思绪飘散到遥远的天边。 2. 滕阁开尊兴转赊:在滕阁(即滕王阁)饮酒,兴致渐渐低落。 3. 骥足久淹江右省:千里马(比喻才能)的足迹长久停留在江南省(指江南)。 4.
【诗句释义】 1. 美人若在隔天涯,十载东篱辜负花。 2. 北渚风云连棹远,西楼烟月到窗斜。 3. 半生孤愤应难遣,万死何辞不可加。 4. 谁念覆盆恢日月,圣明饶得话桑麻。 【译文】 1. 美丽的人儿啊,如果你还在遥远的天边,那么我在这东篱下已经浪费了十年的光阴,辜负了那些盛开的花朵。 2. 在北方的湖面上,风云变幻,船帆高扬远去,而在西边的楼上,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桌上的纸张上。 3.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意,把握诗歌情感,最后进行赏析。 此诗是作者奉和曾宪长的《瑞鹤诗三首》,全诗写景抒情,借物言志,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第一句“鉴悬廉访一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