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
江行俳体十二首 千门市火乱渔灯,衔尾官艘也系罾。崖屋乍随春涨徙,滩舟专候早潮升。清时闾左衣形缓,俭岁江东米价增。 注释: - 千门市火乱渔灯:形容市场热闹的场景,到处都是灯火通明的商铺。 - 衔尾官艘也系罾:描述官府船只上挂着渔网的景象。 - 崖屋乍随春涨徙:指房屋在春季水位上涨后被冲走。 - 滩舟专候早潮升:指在潮汐尚未到来前,人们就等待潮水上升。 - 清时:古代时期,这里特指太平盛世。 -
日日移家处处邻,吴头楚尾半波臣。 罟师嚼米餐乌鬼,舟仆偷钱买白鳞。 鸦食肉能谋底事,獭衔鱼欲祭何神。 黄头见我询潮步,笑是浔阳始过人。 【注释解释】: - 日日移家处处邻:天天搬家,邻居总是不同。 - 吴头楚尾半波臣:吴地的头部,楚地的尾部,一半时间在波浪中度过。 - 罟师:渔夫。 - 嚼米:以米饭为主食。 - 乌鬼:水鸟。 - 舟仆:船上的仆人或水手。 - 白鳞:指鱼类。 - 鸦食肉
这首诗是杜甫的《江行俳体十二首》中的一首,描述了他在江南江行时的所见所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村烟城树远依依,解指青溪与翠微。 译文:村庄的炊烟和城市的树木渐渐变得遥远,我解开衣领,指向青溪与翠微。 注释:村烟,指的是村边炊烟袅袅升起的景象;城树,指的是城市中高大的树木。依依,形容事物缓慢而柔美地移动或生长。青溪,指的是清澈的溪流;翠微,指的是山色青翠,云雾缭绕的景象。 赏析
江行俳体十二首 五载前曾说此游,问程结伴几春秋。 艰难水陆千余里,大小关梁六易舟。 畏路刺船频裸体,乘流开柁缓梳头。 顺风一日行三日,莫待依滩怨石尤。 【注释】: 五载前:五年之前。 嬉笑之怒,甚于裂眦——出自《庄子·盗跖》:“为义禽,笑天下邪。” 畏路刺船:怕路上的荆棘划破身体。 顺风一日行三日——指顺风时,一日可以行三到四天。 “莫待依滩怨石尤”:不要等到靠岸时才埋怨石头多。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题目为“江行俳体十二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首 羞从狐鼠叙行踪,随例输钱买印封。 半月员程过一月,杪冬孤艇发初冬。 注释 - 羞从狐鼠叙行踪:不愿与狐和鼠这样的小动物一样,在官场上走捷径或者隐藏自己的真实情况。 - 随例输钱买印封:按照惯例交纳钱财,以获取官员身份。 - 半个月员程过一月:半个月的时间相当于一个月。这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不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描述了他游历江南时的感受。 首句“土风何异竟陵城”,意思是说这里的风俗和竟陵城的风俗没有什么不同。竞陵是黄庭坚的家乡,他的诗中常常提到这个地方。 第二句“水代平田网代耕”,意思是说这里的人像在竟陵一样,用渔网捕鱼,而不是直接下水捕鱼。这也反映了黄庭坚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 接下来的句子“放去翳凫偏认主”和“教成驯獭听呼名”,都是写他看到鸭子和獭(一种水鸟)的情况
诗句原文及译文: 日日移家处处邻,吴头楚尾半波臣。 罟师嚼米餐乌鬼,舟仆偷钱买白鳞。 鸦食肉能谋底事,獭衔鱼欲祭何神。 黄头见我询潮步,笑是浔阳始过人。 注释与赏析: - 注释1: 日日移家处处邻,意思是每天搬家,到处相邻的邻居。吴头楚尾半波臣,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特点,即靠近吴地和楚地,给人一种漂泊不定的感觉。 - 注释2: 罟师嚼米餐乌鬼,描述了捕鱼人的辛苦
巴舷吴榜簇江干,市侩村倡半倚滩。 系籍惯豗乡阀阅,投单例办敝衣冠。 女儿编竹成长缆,乞子施竿觅剩盘。 小釜群炊如候代,奚奴亭午未朝餐。 译文: 巴船停靠在江边,市井的商贩和乡村的歌女都靠岸休息。他们习惯了在家乡受到尊重,而来到这里只能接受那些不体面的服务。女子们用竹子编织成长绳索,男子则用竹竿捕鱼,以换取一些剩下的食物。小锅里的食物就像等待分配一样,而奚奴(侍仆)中午的饭菜还没有准备好。 赏析:
【注释】 1.徐元叹至:诗人自号,见《全唐文补编》第365页。 2.是物多妨月:指月亮被云遮挡。 3.桐阴殊不然:梧桐树的树荫与月光不同。 4.晨露引:早晨的露水,晶莹而透明。 5.清虚内:天空,清澈空旷。 6.幽独边:僻静之处。 7.怀新君亦尔:怀念友人也如此。 8.到在夕阳先:落日在西边时我先到达那里。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诗。首句“月下新桐喜徐元叹至”,开门见山道出题意
这首诗是写给表兄王幼振的,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思念之情。 诗的第一句“病来疏旧友”,表达了诗人因为生病而疏远了旧友。这可能是因为疾病使得诗人无法正常社交,所以感到与旧友的距离变远。 第二句“老至念周亲”,则表达了诗人在年老之后,更加怀念那些亲近的人。这里的“周亲”指的是亲近的人或家庭。 第三句“五十余中表”,可能是指诗人有多个表兄弟或堂兄弟姐妹,其中可能有超过五十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