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物多妨月,桐阴殊不然。
长如晨露引,不隔晚凉天。
绿满清虚内,光生幽独边。
怀新君亦尔,到在夕阳先。

【注释】

1.徐元叹至:诗人自号,见《全唐文补编》第365页。

2.是物多妨月:指月亮被云遮挡。

3.桐阴殊不然:梧桐树的树荫与月光不同。

4.晨露引:早晨的露水,晶莹而透明。

5.清虚内:天空,清澈空旷。

6.幽独边:僻静之处。

7.怀新君亦尔:怀念友人也如此。

8.到在夕阳先:落日在西边时我先到达那里。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诗。首句“月下新桐喜徐元叹至”,开门见山道出题意。次句“是物多妨月”是说月亮大多被其他东西所遮。第三句承上启下,写梧桐树枝叶繁茂,遮蔽了月光。第四句“桐阴殊不然”,“殊”同“殊不”。言虽如桐树之阴,却非阻挡月光,因为梧桐树的枝干疏朗。第五句“长如晨露引”,“晨露”喻天光。言梧桐树叶虽然高大,却如清晨的露珠一样,可以引导、映衬出明亮的月光。第六句“不隔晚凉天”,“隔”同“格”。“绿满清虚内”,言梧桐树叶虽然浓密,但并未遮住天空中的明月,而是把天空映衬得更加清晰。最后两句“怀新君亦尔”,“怀新”即怀念朋友的意思,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梧桐树比喻成自己的知心朋友。言自己思念朋友的心情正如这梧桐树枝叶茂盛,能挡住晚风一样。“到在夕阳先”,意谓在太阳落山之前自己已经先到那里了。

这首诗以梧桐树为题,描绘了一幅梧桐叶茂,夜幕降临后仍能挡住月光的景象。诗人以梧桐作比,表达了对知音难觅、人生易逝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