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移家处处邻,吴头楚尾半波臣。
罟师嚼米餐乌鬼,舟仆偷钱买白鳞。
鸦食肉能谋底事,獭衔鱼欲祭何神。
黄头见我询潮步,笑是浔阳始过人。
日日移家处处邻,吴头楚尾半波臣。
罟师嚼米餐乌鬼,舟仆偷钱买白鳞。
鸦食肉能谋底事,獭衔鱼欲祭何神。
黄头见我询潮步,笑是浔阳始过人。
【注释解释】:
- 日日移家处处邻:天天搬家,邻居总是不同。
- 吴头楚尾半波臣:吴地的头部,楚地的尾部,一半时间在波浪中度过。
- 罟师:渔夫。
- 嚼米:以米饭为主食。
- 乌鬼:水鸟。
- 舟仆:船上的仆人或水手。
- 白鳞:指鱼类。
- 鸦食肉:乌鸦吃腐肉。
- 獭衔鱼:水獭捕食小鱼。
- 黄头:黄色头发的人,可能是指当地人。
- 浔阳:古地名,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居住地附近的一个城镇。
【赏析】:
《江行俳体十二首》是明代文学家钟惺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江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江边渔民的生活状态和他们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日日移家处处邻,吴头楚尾半波臣”等句子,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搬家频繁、四处为家的艰辛生活。同时,通过对渔夫和水鸟的描述,反映了渔民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及他们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此外,诗人还通过对乌鸦吃腐肉、水獭捕食小鱼等行为的描写,揭示了生物生存的自然法则和社会现实的残酷。最后一句“黄头见我询潮步,笑是浔阳始过人”则巧妙地将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当地的文化背景相结合,表达了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总的来说,《江行俳体十二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明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