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鸿书
【注释】 1. 中台:指皇宫中的中央位置。列位:指皇帝的座位周围。 2. 中秘:指皇宫中的机密处。 3. 中夏:即中原,泛指全国。 4. 南岳生申:指泰山生养了申时之气,而申时之气又生养了丙日之阳,表示国家繁荣昌盛。 5. 南弧:指南方天空中的北极星。丙、丁:指太阳。 6. 律转南薰:意即国家的政治、法制、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改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赏析】
【注释】 挽张百熙联:挽,是赞颂之意。张百熙(1853—1926),字孝达,号石医,安徽桐城人。清末民初教育家、政治家。 匡时:辅助时代。 与高平涑水同符:比喻张百熙的功绩和高平的涑水一样伟大。高平,古地名。涑水,即黄河支流涑河,发源于山西吕梁山脉北端,流经陕西、山西至河南,入黄河。 一代勋猷光史册:指张百熙辅佐时代的成就,被载入历史。 易名垂范:指张百熙改名换姓以垂范后世。 继河间仪征之后
周梦坡得到贝叶梵文无量寿经,将施诸西湖灵峰寺法藏书来徵诗 诗句:周梦坡得到贝叶梵文无量寿经,将施诸西湖灵峰寺法藏书来徵诗。 译文:周梦坡得到了贝叶梵文无量寿经,并将其施予西湖灵峰寺,同时征召诗人创作诗歌。 关键词:贝叶梵文、无量寿经、西湖灵峰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周梦坡得到贝叶梵文无量寿经后,将其施与西湖灵峰寺,并征召诗人创作诗歌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释义】周梦坡得到了贝叶梵文的《无量寿经》即将把它奉献给西湖灵峰寺,法藏书前来征诗。山中的老宿谨慎地保守着它,好与龙泓寺补旧缘。 【赏析】此诗作于淳熙五年(1178),是诗人到杭州后为灵峰寺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开头两句点明所咏之物:贝叶梵文的《无量寿经》。“贝叶”,即贝多叶,佛教经典中常用的一种经文。“梵”,指印度语音。“贝叶梵文”指从印度传入的中国佛经的文字。《无量寿经》,全称《阿弥陀经》
《河岳英灵》炳日星,百年坛坫有遗型。 鸡林声价谁重问,收拾都归野史亭。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庞鸿书所作,旨在表达对吴兴刘翰贻寄赠的新刊雪桥诗话的感谢之情。诗中通过赞美“河岳英灵”和“百年坛坫”,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珍视与尊重。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代文化价值的关注和思考。 注释: 1. 《河岳英灵》:指历史上那些杰出的人物或事物。 2. 百年坛坫:指的是历史悠久的学术或文化领域。 3.
娑罗散影自茏葱,水月相涵妙谛通。 - 娑罗:一种花。这里指荷花的叶子。 - 散影:指荷花的花瓣随风飘落的景象。 - 茏葱:形容植物茂盛的样子。 - 水月:比喻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即“水中月”。 - 妙谛通:意思是通过这个景象,可以领悟到佛教中关于宇宙万物本质的真理。 世界冰壶归眼底,禅机明镜在胸中。 - 冰壶:形容清澈透明的水壶。 - 禅机:禅宗中的玄机,也指禅宗修行中的觉悟。 - 明镜
【双银杏歌】 霜林脱尽长风劲,老干凌空势特横。丛祠野岸俯寒潮,对立隐然君子正。 或云平仲乃古名,叶如鸭脚森高擎。肌理细密类文木,雕镌裁制最中程。 仰观有如双阙列,巨可蔽牛坚多节。肤皴石骨旁生瘿,枝蟠篆势力屈铁。 千年灵根逃斧柯,盘郁不啻藏岩阿。若非里社耆年慎护惜,定烦双忠灵爽为总呵。 松禅作图下笔迅,咫尺俨如耸百仞。寒林讵必仿李成,枯树应知伤庾信。 我来摩挲坐树侧,重披斯图三叹息。图今兴树屹相向
【解析】 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送别友人的场景。首联“陈宫玉树倏歌残,怕见飞花阵作团。”诗人以陈宫之玉树比喻友人,以歌残比喻其离去。第二联“满院阴浓谁是主,一池波皱讵无干。”诗人写自己面对朋友离开后的情景,用“阴浓”“波皱”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伤感和惆怅。第三联“频将风信从头数,漫与星娥冷眼看。”写诗人在送别的同时,还不忘关心时事。第四联“稚笋篱根勤护惜,犹应日日报平安
兰台漆书成劫烬,竹简徒闻发汲郡。 大秦羊皮韧而泽,海外流传亦已仅。 祇园之树森贝多,诸佛成道尝摩挲。 异种来从阿耨达,高柯不减必钵罗。 写经功德虔释子,彼方初未有侧理。 传模梵本礼牟尼,芦为不律叶为纸。 华严字母义蕴深,宛转能该一切音。 写成诵习托忒语,海潮音遍旃檀林。 灵文次第来中土,翻经台开互编组。 流支罗什各润色,诸家定本或异诂。 初祖西来辟上乘,扫除文字说传镫。 竞依高座证密谛
霜林脱尽长风劲,老干凌空势特横。丛祠野岸俯寒潮,对立隐然君子正。 或云平仲乃古名,叶如鸭脚森高擎。肌理细密类文木,雕镌裁制最中程。 仰观有如双阙列,巨可蔽牛坚多节。肤皴石骨旁生瘿,枝蟠篆势力屈铁。 千年灵根逃斧柯,盘郁不啻藏岩阿。若非里社耆年慎护惜,定烦双忠灵爽为总呵。 松禅作图下笔迅,咫尺俨如耸百仞。寒林讵必仿李成,枯树应知伤庾信。 我来摩挲坐树侧,重披斯图三叹息。图今兴树屹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