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老宿慎保守,好与龙泓补旧缘。
【释义】周梦坡得到了贝叶梵文的《无量寿经》即将把它奉献给西湖灵峰寺,法藏书前来征诗。山中的老宿谨慎地保守着它,好与龙泓寺补旧缘。
【赏析】此诗作于淳熙五年(1178),是诗人到杭州后为灵峰寺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开头两句点明所咏之物:贝叶梵文的《无量寿经》。“贝叶”,即贝多叶,佛教经典中常用的一种经文。“梵”,指印度语音。“贝叶梵文”指从印度传入的中国佛经的文字。《无量寿经》,全称《阿弥陀经》,是佛教净土宗的经典之一。
第三句承第二句说,“将施诸西湖灵峰寺”。这是对前一句的补充交代,说明《无量寿经》即将被奉献给灵峰寺。灵峰寺在杭州西湖北岸,建于唐代,因有灵峰而得名,相传为天竺僧人慧理所建。南宋初,名僧道璨曾住于此寺,后迁往天竺。元代以后,灵峰寺逐渐衰落。至明代,重修扩建,成为江南著名的丛林寺院。这里,作者以“将施诸西湖灵峰寺”来表现自己与灵峰寺结下的深厚缘分。
“法书”指书写了《无量寿经》的贝叶或竹木片等。“徵诗”,即请人写诗。“法书”既表示这部佛经的珍贵,又表明作者要为此作诗,因此,用“徵诗”二字最为贴切。
第四句紧接上句而来,“山中老宿慎保守”,是对上句的具体化和具体化后的概括。“山中老宿”,是借指作者自己。作者自谦说自己年事已高,像一位住在山上的老年人一样,因而称之为“老宿”。“慎保守”,谨慎保守之意。这里的“保”,通“葆”,意思是保存、保持。所以,这句是说作者要慎重地保护好这部珍贵的《无量寿经》。
“好与龙泓补旧缘”,承接上句,进一步发挥诗意。“好”,意为愿意;“龙泓”,即龙井,位于杭州西湖西北面。据《咸淳临安志》载:“龙井本天竺产茶芽地,唐天宝时,智大师植灵草一株于山麓,至今香闻数里。”“补旧缘”,是指与龙泓寺结下前世的因缘。这里的意思是说作者希望与杭州的龙井和尚结下前世的因缘。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一气呵成,表达了作者对佛家净土信仰的虔诚,以及对自己与灵峰寺结缘的自豪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