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凯
诗句: 世为万夫长,而无担石储。 译文: 世间人可以担任一国之主(万夫长),却无一点财产储备。自己未曾背负过重任(负肝胆),暂且安于樵夫渔人的清贫生活。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即一位理想的领导者和隐士。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现实社会中某些人的无奈。首先,“世为万夫长,而无担石储”表达了一种理想状态,其中“万夫长”象征着高位和权力
【注释】 石湖草堂:作者在苏州所建的别墅。陶令:即陶潜,晋代诗人。曾为彭泽长史,因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而辞官归隐田园。远公:即慧远,晋代僧人,曾在庐山结庐讲学。此借指隐居不仕的贤人。 【赏析】 雨深竹叶盏,山静莲花禅。(“雨深”句) 这是说:雨下得很深,竹林里的叶子上滴下了晶莹的水珠,像盛满了茶盏一样;山间寂静无声,仿佛莲花一样的青苔覆盖了大地。这两句描写雨后的景色,既写出了细雨的情态
注释:湖边树木的颜色被湖水侵染,变得白茫茫的一片;雨滴打在竹子上,发出寒冷的光线。水鸟已经忘记捕鱼的技巧,飞到我的栏杆旁栖息。 赏析:首句“湖侵林色白”,用“侵”字写出了湖水与树林相接的景象,描绘出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第二句“雨湿竹光寒”,通过描写雨水打湿竹叶、竹影斑驳的情景,表现出雨中竹林的美丽画面,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凄凉之感。第三句“水鸟已忘机”,以“忘机”二字表达了水鸟对捕鱼的忘却
注释: 云栖馆六咏 其四 夕阳亭:夕阳亭是云栖寺中的一个亭子,位于山腰。 螮蝀莫敢指:螮蝀是一种昆虫,不敢靠近亭子。 朝隮不可攀:朝隮是一种草,无法攀登。 闲门闭秋草:闲门是指无人看守的大门,秋天的草丛中长满了草。 独对夕阳山:独自面对夕阳下的风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亭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首句“螮蝀莫敢指,朝隮不可攀”形象地表达了夕阳亭周围的荒凉,没有生机和活力。颔联“闲门闭秋草
注释:吴地的人正在织制美丽的吴锦,新机却索要很高的价格。 绚彩的图案画不成,它俨然有夺造化之力。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市集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将吴锦的生产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不仅表现了吴锦的华丽与珍贵,更突出其工艺之精湛和价值之高昂。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夸张和拟人手法,赋予吴锦以神奇的力量,使其更加生动而富有想象力。整首诗既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辞漕作二首其一 司徒昔推毂,驾车惮远征。 揣摩失苏季,穷愁自虞卿。 注释与译文: - 司徒:古代官名,此处泛指高级官员或领导。 - 推毂:推动,比喻提拔、支持之意。 - 驾车:指出行或外出工作。 - 揣摩:仔细研究,深入思考。 - 苏季:战国时期著名辩士,以善于论辩著称。 - 虞卿: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因主张合纵抗秦而知名。 赏析: 《辞漕作二首其一》是明代张元凯的作品
译文: 手肘后的印信已被夺走,而匣中的龙剑依然在手。虽然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但我仍愿为报君恩而奋力沙场。 注释: - 肘后:古代官员的官衔通常佩戴在肘部以下,所以“肘后”指的是官员的位置或官衔。 - 虎符:古代的一种象征性的物品,用来证明身份和授权的凭证。失去意味着失去权力或地位。 - 匣里:指收藏物品的地方,如盒子或抽屉。 - 龙剑:古代宝剑的美称,象征着权力和威严。保存完好意味着仍有使用价值
在明末张元凯的《军中乐二十首有序》中,其四“受降”描绘了汉代飞将被龙城围困,面对千军万马却毫无惧色的情景。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 诗句原文: 汉家飞将会龙城,面缚千群向柳营。 幕府何须计首级,但图麟阁是功名。 - 译文注释: - 汉家飞将:指汉代的名将霍去病,他以勇猛善战著称,曾多次大败匈奴。 - 会龙城:指的是位于今甘肃省的敦煌,历史上多次成为战场,有丰富的军事历史。 - 面缚千群
【注释】 琴尊:琴与酒樽。久寂寞:很久没有人来。常忆故人欢:常常想起故人的欢乐。不(pú)待:不用等到。飞霜雪:即“飞花雪”,比喻秋天到来时飘落的花瓣如飞花般纷纷扬扬,像雪花一样纷纷降落。蘼芜(mí wú):香草名,这里指香草丛生。寒:凄凉。 【赏析】 这首七绝以秋夜思友为题材,抒写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首句“琴尊久寂寞”是说自从友人离去后,琴桌酒器就变得冷落寂寥了
未种陶潜柳,且卖邵陵瓜。 燕山无泰岱,淮水多含沙。 注释: - 未种陶潜柳:没有种植陶渊明的柳树 - 且卖邵陵瓜:暂且卖掉邵陵地区的瓜 - 燕山无泰岱:燕山没有泰山那样高大 - 淮水多含沙:淮水含有大量泥沙 赏析: 这首诗是张元凯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和表达,通过描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百态。诗中以种树和卖瓜为比喻,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