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凯
有感 风尘犹道路,湖海自浮沉。 浪说交张耳,何人识季心。 霜留三尺剑,星散一囊金。 落落飞腾志,空知返故林。 注释: - 风尘犹道路:风尘指旅途的尘土,道路指旅途中的道路,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辛与困苦。 - 湖海自浮沉:湖海指的是广阔的湖泊和海洋,自浮沉表示在这两个领域里自由自在地生活或行动。 - 浪说交张耳,何人识季心:张耳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季子是春秋时期的名臣
注释: 京洛一为别,念君多苦辛。京洛:指京都洛阳。一为别:一次离别。 啼猿常送客,归雁远逢人。啼猿:指猿声。归雁:指北归的大雁。 十载辞江夏,千山过富春。十载:十年。江夏:指今湖北省武昌、汉口一带。富春:指今浙江省富阳一带。 匣中雄剑在,拂拭气还新。匣中雄剑:指藏于剑鞘中的宝剑。拂拭:擦拭。气还新:指剑气依然如新。 赏析: 这是一首饯别诗,诗人以真挚的感情抒写了与楚客别离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注释: 1. 故人金马客,消渴卧文园。 意思是说故人的金马门下客人,已经感到口渴,在文园中躺着休息。 2. 岸帻高梧影,援琴流水言。 意思是说我戴着官帽靠在高大梧桐树上的影子上,弹着琴水声潺潺。 3. 竹篱黄蝶乱,野荠白花繁。 意思是说竹林里的黄蝴蝶飞舞,田野的野菜白色的花繁多。 4. 枳棘中原有,毋脂日暮辕。 意思是说荆棘原就有,不要浪费油,太阳西沉时,战车要准备出发。 赏析:
家贫常罢尉,身懒似逃名。 繁弱提偏重,岑牟著更轻。 柳疏莺晚逗,花落蝶先迎。 食肉非吾分,持螯过此生。 注释: 1. 家贫常罢尉:家境贫寒,常常辞去官职。罢尉,辞去官职。 2. 身懒似逃名:身体懒惰,好像在逃避名声。 3. 繁弱提偏重:繁弱剑的手柄太重,难以把握。繁弱,一种古代长兵器,这里比喻沉重的责任或负担。 4. 岑牟著更轻:岑牟刀的刀刃反而显得更加轻便。岑牟,一种古代短兵器,锋利而轻便。
注释: 旅食怅犹寒:在旅途中吃饭,仍感到寒冷。 春愁匹马间:春天的忧愁,只能独自骑马渡过。 山河壮燕赵:燕赵地区山河壮美。 风土忆荆蛮:怀念荆楚地区的风土人情。 驿路桃花落,乡心燕子还:在驿站的道路上,桃花已经凋谢,但我的心却像燕子一样飞回故乡。 饧糕尝未敢:不敢品尝这种糖制食品。 千里隔慈颜:相隔千里,无法见到母亲的慈祥容颜。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游子思乡之情的诗
这是唐代诗人钱起的《石坞》一诗。 译文: 船儿在沙上行驶,如同马过沙洲,仿佛牛渚矶侧。 江水映照着云根,窗间常现五色。 注释: 1. 石坞: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附近。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钱起,字仲文,唐代著名诗人,与刘禹锡、韩泰、韩晔并称“大历十才子”。 2. 六咏:本指《诗经》《楚辞》中六首诗歌,后泛指咏物之作,或写景抒情之佳作。 3. 片帆:一片小船的帆。 4. 马沙渡
【注释】 江楼:即登高之楼。 扬子:指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著名诗人、辞赋家屈原,因称其为“楚辞”的代表人物,后世又称其为“屈子”、“骚人”。 客心:游宦在外之人之心。 云青:青山之上云雾缭绕。色:颜色。 潮白:海潮的声音。 灵均:屈原的字。 庄舄:战国时楚人,后为越国人。 【译文】 高高的楼阁凭依在扬子河边,登临此楼令人伤心,客居他乡。 青山上有云雾缭绕,江水涨潮发出海潮的声息。
石湖草堂对雨四首 其二骤来泉瀑乱,暂歇云流青。钟磬昼不响,空山自泠泠。 注释: 1. 石湖草堂:指的是诗人居住或创作的地方,位于杭州西湖一带的一处别墅。 2. 骤来:突然而来。 3. 泉瀑乱:指泉水突然喷出,形成瀑布,声音杂乱无章。 4. 云流青:形容天空中的云雾流动,颜色呈现出青色,给人以静谧之感。 5. 钟磬昼不响:指的是寺庙中敲钟打磬的声音在白天并不响亮。 6. 空山自泠泠
【注释】 (1)石湖草堂:指白居易晚年在湖州所建的别墅,位于苕溪之滨。“对雨”,面对雨水;“四首”,这里指共四个诗篇。 (2)炉烟凝不散:炉灶里的烟气缭绕不散。 (3)涧水清且流:山涧中的水流清澈见底。 (4)五湖:即太湖。 (5)一洗千山秋:经过三日的雨水洗涤,万山千岭都披上了秋天的色彩。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友人题写的。当时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与友人相会于石湖草堂
【注释】 绿窗:绿色的窗户。开云中:指云层中透进来,如绿色屏风一般。青壁:青山的山壁。凌江沚:越过江岸。仿佛翡翠屏:好像翠绿色的屏风一样。照耀明光绮:照亮了光彩照人的锦绣。 【赏析】 此诗为登临江楼所见之景而作。首联写景:江边绿树丛中的小楼,在云雾缭绕之中。第二联写楼中人的感受和所见:登上高高的楼台,只见青山绿水之间,一片碧玉般的屏风,映衬着灿烂的阳光,闪烁着绮丽的光芒。第三联写楼中人在楼上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