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凯
诗句释义与注释 - “手弹玉垒照银缸”: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深夜弹琴的静谧场景。玉垒,通常指的是精美的玉器,此处比喻为女子手中的琴。银缸,可能是指镶嵌有银色花纹或装饰的铜镜。这句话传达了夜晚的宁静以及女子对音乐的专注。 - “闺閤和亲未受降”:这里的和亲意味着与异族联姻。未受降则表明虽然有联姻之意,但实际上还没有正式接受对方成为婚姻的一部分。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状况
【注释】 1. 闺中词:指闺中妇女所作的诗词。二十首:指《采莲》一诗,共二十句。 2. 其十三:即《采莲》诗的第十三句。 3. 凫鹥(yī):水鸟。 4. 撩乱:搅扰、搅动。 5. 蒹葭(jiān jiā):两种水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 6. 弄桨:持桨划船。 7. 连理藕:两棵藕合成一个整体,是夫妻恩爱的象征。 8. 并头花:即并蒂莲,莲花的一种,花并生,形如并蒂的双生莲蓬。 9. 恨无
注释: 尺素,指书信。啼寄,形容书信里充满了泪水。锦囊,古代装文书的袋子,这里指书信袋。缄,封住的意思。绣双鸳,指书信上绣着鸳鸯图案,鸳鸯是爱情的象征。郁烦忧,烦恼、忧愁。肯,难道。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写的是一位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全诗以“远书”为主题,通过描绘女子收到丈夫的来信,然后拆开看,看到信中的内容,然后又将信重新封好,最后感叹道:“纵使满腹忧愁,难道还能全部倾诉给你吗
诗句:鸾凤衾裯不复陈,任从蛛网任从尘。 译文:华丽的鸾凤被褥不再铺陈,任凭蜘蛛网和尘埃随意落定。 关键词:鸾凤、衾裯、蛛网、尘 1. 注释:鸾凤,传说中的神鸟,此处指华美的被子或褥子。衾裯,指被子。 2. 注释:任从,任由。蛛网,指蜘蛛织成的网。尘,指尘埃。 3.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华丽事物逐渐衰落的感慨。诗人用“鸾凤”、“衾裯”等意象描绘了昔日的奢华
这首诗是《闺中词二十首》的第六首,题目是“持筐”。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持筐 - 拿起篮子。 取斧携筐卷袖罗 - 拿着斧头和篮子,卷起袖子准备去摘桑叶。 柔荑无奈远扬何 - 柔弱的桑枝无法阻止它被带走。 桑间莫浪逢人语 - 不要在桑林附近随便与人交谈。 调笑秋胡世上多 - 讽刺那些喜欢调戏别人的人很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正在采桑的场景。她拿起篮子,准备去采集桑叶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把握全诗大意,根据题干要求答题。 “古镜篇”是题目,《古镜篇》为乐府旧题,写女子自伤容貌之美,而不得善终。本诗是诗人以美人自喻,表达了自己不愿同流合污、保持高洁品质的志向。 第一句“明月长盈万古同”,意为月亮永远明亮,照亮了万古千秋。第二句“雕龙匣里湛然空”,意为雕刻精美如龙的镜子里面空空荡荡。第三句“耻留红粉妍媸态”
【注释】 洞房:原意指洞窟,后指新婚夫妇的卧室。此句是说新娘刚进入洞房,就闻到兰香,翠被中散发出兰香。 烛辉犹傍绣床明:烛光依然明亮,映照着绣花的卧房。 枕畔:在枕头旁边。双蝴蝶:指一对鸳鸯。栩栩: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新婚之夜的诗。诗一开头就写到了“兰气”,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即新婚之夜。接着写到新娘进入洞房,立刻闻到了兰香,翠被中散发着兰的香气。而此时,蜡烛的余辉还亮着
孟尝君,名田文,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以其卓越的政治手腕和慷慨的为人称道。他的事迹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尤其是他与门客之间的互动和影响,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话题。 首先来看“脱秦过赵世称雄”,此句描述的是孟尝君逃离秦国到达赵国时,其声名显赫,如同雄狮般在战国七雄中独树一帜。孟尝君的故事反映了战国时期诸侯间复杂的政治斗争和个体英雄主义的魅力。 接着看“食客何心负乃公”
【注释】 锦襁:用锦绣做的婴儿襁褓。呱呱:婴儿初生时的啼哭声。小凤雏:小凤凰的幼雏,比喻婴儿。汗漫:指天帝所乘的赤龙,这里借指天空广阔无边。悬弧:指古代女子结婚生子后将白布悬挂起来,表示不嫁。 【赏析】 这首诗是《闺中词》的第十八首,描写了一位年轻女子对未出嫁女儿的担忧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女儿的娇弱与可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女儿未来的美好祝愿。
注释:闺中词二十首有序。这首诗是其中的第十四篇,题目叫做“乘骑”。 联镳举袂柳风吹,银镫金莲步步垂。 解释:骑马的人扬起马袖,柳树随风飘动,车轮下的踏板闪闪发光,好像金子一样。 按辔要郎花下语,莫教马首暂参差。 解释:控制好缰绳,让马在花丛下停下来,不要让它稍微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