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若璞
【注释】 1. 嫩莺:初生的黄莺。 2. 故:还。 3. 懒:不乐意,不欢喜。 4. 花轻蝶乱:花朵轻轻摇曳,蝴蝶飞舞不定。 5. 捻:用手轻轻地捏。 6. 相照:互相辉映。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首句“长相思”,是说相思之苦长长地、久久地萦绕在心头。次句点出这种愁苦的原因:“春先到”。第三句写春天来到以后,莺儿也飞来了,它还是那么年轻,那么活泼可爱,但它已不是去年的黄莺了
【注释】 织女:指织女星,神话中天帝之女,嫁为牵牛星。 云锦:指彩云织成的云锦。 天孙:指织女星。 银汉:天河。 乌鹊:喜鹊。 烟锁琼楼:指在烟雾缭绕的楼阁上遥望。 月到门:月光映照门户。 【赏析】 《忆王孙》是唐代词人温庭筠的词作。此词通过写织女与牛郎一年一度的相会以及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著和追求。 “年年”二句,总说天上人间每年一度的相会。“银汉无情”
玉楼春 晚春,三桥看月 花飞锦带春波起。 残月流辉明水底。 万珠灼烁照新妆,故掬嫦娥纤手里。 注释: - 玉楼春:即《玉楼春》,词牌名,属于“中调”类,为唐教坊曲之一。此词是宋代女词人柳永的一首词。 - 晚春:春天晚期,指暮春时节。 - 三桥:即三桥镇,位于今四川省彭州境内,因有三座石桥而得名,是唐代诗人王勃的故乡。 - 花飞锦带春波起: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动人,花朵如同锦带般绚烂多彩,随风飘动
注释: 雨停风息,一片清光如洗。 秦女楼上,吹奏出温柔的愁绪。 花枝掩映,频频玩弄金环。 香软寒轻,静寂的帘帏夜晚不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通过描写沈媚清夫人吹箫的场景,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上片写月夜闻箫,“雨收风细”四句是写景,以“雨收风细”烘托出宁静的氛围;“一片清光疑是洗”,则以“清光”比喻箫声悠扬,宛如洗涤一切尘埃,使人心旷神怡
这首诗是一首词,其形式和内容都与古代的“秦娥”有关。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晓莺呕。” 这句可能是在描述清晨时分,莺鸟鸣叫的声音。 2. “懒梳云鬓上秦楼。” 这句可能描述了一位女性,她不愿意起床去梳洗,可能是因为她的心情不佳。 3. “上秦楼。” 这句可能表示该女子已经到达了秦楼(古代的一个建筑),也就是她居住的地方。 4. “一帘春色,惹起新愁。” 这两句可能在描写一种春天的景象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 “自君之出矣,鸾镜不曾开。”这两句的意思是:自从你外出以来,我再也没有打开过那面照人的鸾镜啊!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在等待爱人归来的过程中,时刻想着他,盼望着他,她甚至已经忘记了照人的美丽镜子,这足以说明她对情人的思念是多么的刻骨铭心了。“自君之出矣”点明女主人公因爱人远出而日夜思念的情节。“鸾镜不曾开”是说女主人公自从丈夫离去之后
《自君之出矣其一》是明代诗人陈叔宝的组诗作品,以下是该诗的逐句释义及其注释: - 第一句:“自君之出矣,不理钗头玉。”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对妻子离去后的孤独和思念。 - 第二句:“思君湘水深,啼痕犹在竹。”描述了主人公因为想念妻子而无法抑制的情感,以及他留下的泪水的痕迹。“湘水深”可能是指妻子离开后,主人公感到深深的思念和悲伤,如同湘水的深邃一样难以测量
【注释】 涧:山间的小溪。杨:杨柳。迷:笼罩。江上:江上,指江边。蒲帆:用蒲草编成的船篷,即蓬舟。争:争着、竞着。还:返回。 【译文】 山涧的野草依依摇曳着似玉石一般,堤防上的杨柳拂拂飘动着笼罩着轻烟。江上那蓬舟欲沉入水底,村中的桑女们正在争相返回家门。 【赏析】 此诗描绘暮春时节江南水乡的景致。首句写景,写春雨过后,山间溪旁的草木丛生,生机盎然的景象。第二句写人,写在雨后微风中
【注释】 自君之出矣:自从你外出了。 罗幔月娟娟:月光如帘幕般地轻垂着。 娟:美好的样子。 络纬:即纺织娘,又名纺织娘,一名叶罗鱼,体长1.5~2厘米,翅长2~3厘米,黄绿色,有光泽;触角短而尖,黑色;雄虫前翅退化成半圆盘状。鸣声似纺车上的纱锭声,故名“络纬”,又因产于夏季,又名“夏织娘”。 辗转:形容思念之情连绵不断。 牵:牵挂、牵挂之意。 赏析: 这是一首写思妇怀念远方丈夫的诗。首句开门见山
梅子青,豆子青,飞絮飘飘长短亭。风吹罗袖轻。 注释:梅子和豆子都呈青色,飘落的柳絮在空中飞舞,长长的亭子也随风摇曳。微风吹拂着衣袖,轻盈飘逸。 恨零星,语零星,正是春归不忍听。流莺啼数声。 注释:心中充满了怨恨,无法平静;口中喃喃自语,也无法平静。春天即将结束,我不忍心去聆听那悲伤的鸟鸣。 赏析: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不舍和无奈的心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