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祖望
译文: 吴淞如果可以招来,得到一半也已经很足够。 最担心的是半夜时分离去,堤岸坚固是否也会劳累? 注释: 剪淞堰:指吴淞江上修建的拦江堰。 吴淞:指上海市附近的长江支流吴淞江。 可招:能招来。 得半:得到一半。 饶:多、富足。 愁:担忧。 夜半:半夜时分。 去:撤离、离去。 堤揵:堤岸的坚固。 无劳:没有劳累。 赏析: 此诗写在吴淞江上修建拦江堰的情景,并表达了诗人对水利工程的关心和忧虑
筼亭宪使海昌署斋池馆杂咏 其四 鱼戏阑 东西更南北,妙莲叶茸茸。 游鱼乐莫乐,濠上正空蒙。 注释:东西方向变换着南北,美妙的莲花叶子郁郁葱葱。嬉戏的鱼儿啊,多么快乐!濠上的水正好清澈透明。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描写了作者在筼亭宪使海昌官邸斋园中游览时所见的美景。诗的前两句“东西更南北,妙莲叶茸茸”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接着,作者又通过“游鱼乐莫乐
【注释】 下:指飞雪落下。 絮:指柳絮,这里借指飘飞的柳絮。 清扬:形容思绪飘逸、明朗。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春日观赏飞雪的景象,抒发自己悠然自得、闲适恬淡的心境。前两句写景,大雪纷纷而下,落在地上,已经化成了白茫茫一片;接着又描写了诗人在“三春”即春天午睡醒来,诗思飞扬,像清风一般。后两句写人,诗人在雪景中悠闲自在,心情十分舒畅,感到格外惬意。全诗写得清新自然,意境优美
【注释】潘石屏,明代书画家、文学家潘允端(1527-1593)的字。潘石屏故勺园:指潘允端的故居。勺园:在今江苏苏州西南。一卷觅瓢馀:意为潘石屏一生好酒,嗜酒成性,自称“平生爱酒如命”,他常说:“我生平好酒,一斗诗千首。”所以此处说他“一卷觅瓢馀”。井泥伤废墅:潘石屏故居周围是一口古井,井旁有亭,为潘石屏读书处。潘石屏死后,这口井被填平了,只剩下一座废舍,潘石屏生前常在此饮酒赋诗。残春吊落花
【注释】: 又题颖谷青牛研:又题,即再次题写;颖谷,地名,这里指颍水之畔。青牛研,砚台的美称。 老子树下骨: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周代人,被尊崇为道教的创立者。相传他骑青牛西去,故称“老子”。 紫气长盎然:紫气,传说中仙人所居之地有紫色祥云缭绕;长,长久不断;盎然,茂盛的样子。 谁谓尔无牛:谁,疑问词;谓,说、是。谓尔(你)没有牛。 代耕岁十千:代,代替,指自己;耕,耕种;岁,年;十千
注释与赏析 天气颇未佳,诸君将安之。 天气不佳时,各位请自安顿好。 老夫兰若好,三径待新诗。 我这儿的兰花和竹子长得都很好,期待着大家的新诗。 译文: 中秋前一夕蔎林招登吴山不果移尊篁庵 其一 在中秋节前的一个晚上,邀请大家一起登上吴山,但最终没有实现。我在这里等待着你们的好诗。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友情与期待的诗。诗人在中秋节前的一个晚上,邀请大家一起登上吴山,欣赏美景并分享诗歌。然而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大兰汤行游时的所见所感。大兰汤为一地名,在今湖南省湘阴县北境。三都尉即汉代的三位太守,他们因治绩卓著而闻名于世。九洞天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代仙境。太平无伏莽,意指天下太平没有强盗,仙吏赋游仙,意指有道之士可以自由遨游,与天地同乐。 首联“官重三都尉,人行九洞天”,写诗人行游时所见的景色和感受。三都尉是指汉代的三位太守,他们因为治绩卓越,名声显赫而闻名于世
【注】蔎林:地名 吴山:山名,在浙江绍兴。为作者故居 不果:不能成功 移尊:指迁居。 篁(huáng)庵:竹屋,在吴山南麓 赏析: 前四句写诗人在中秋月圆之夜,因故未能登上吴山观赏明月,后四句写诗人的感怀。首联“明月微蒙下,清酤曷再陈”是说月亮虽然明亮但被云雾遮住了;清酒也不能再次饮用。颔联“匆匆归棹急,定为捧心人”是说急忙返回船中,恐怕要成为那些因为贪恋富贵而得病的人。全诗句句写景,处处抒情
诗句原文: 二灵云苍苍,嘉泽祀皇皇。 至今钱湖葑,居然召伯棠。 注释翻译: - 二灵云苍苍:这里的“二灵”可能指的是天上的两位神灵,而“苍苍”则形容天空广阔而深邃。 - 嘉泽祀皇皇:在这里,“嘉泽”指的是美好的水源或土地,“祀皇皇”则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 至今钱湖葑:钱湖,即今杭州市西湖,葑是这里的一种土特产,用以形容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物产。 - 居然召伯棠
注释: 中秋前一夜,我在蔎林邀请你登上吴山没有成功,于是移步至篁庵。 淮南丛桂下,我招隐居是我的愿望,但心有所属。 有客咏远志,我听到夜鹤的吟唱,感到愁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中秋之夜,邀请朋友登高赏月,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如愿,于是转而邀请朋友到他的居所篁庵相聚。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