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遂
这首诗是杜甫的《登牛渚矶》。牛渚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长江在此东流入东海。矶上建有牛渚矶寺,因而得名。 译文: 岷江奔向东海,牛渚镇在江中流。 自古以来渡口处,落日迷离在沧洲。 江东有名士,清谈却付之悠悠。 尘氛更五闰,毒烈遍九州。 六龙起于当天,爝火不敢留。 长绳系着佛塔,铁缆济王舟。 执玉朝群后,职方登九丘。 民生三代后,不数李与刘。 太平二百年,内宁忘外忧。 一马飞度江,王气东南浮。
【注释】 宿草初生,木未阴:宿草,即野草。宿草初生,指春天刚刚来临,草木复苏时,野草刚萌发。木未阴,指树还未长叶,因为树木要经过生长、抽叶、开花、结果四个过程才能成林。 自栽松柏待成林:松柏,常绿乔木,四季不凋。松柏是耐寒的树种,在北方严寒地区,松柏能顽强生存。这里比喻自己培养品德或学问,希望它像松柏一样经久不衰。 后来剪伐应无忍,记取当时怵惕心:意思是说:将来有一天,你被朝廷用刑时,不要害怕
【注释】 顺宁:即《题顺宁壁》,为唐代诗人常建的诗作。这首诗是诗人在顺宁县壁上题写的,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和理想。 1. 道德文章满足翁:意思是说道德与文章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可以满足老人的愿望。 2. 曾将佳句咏茅峰:意思是说以前曾用佳句赞美过茅峰的美丽景色。 3. 烧丹炼药非吾事:意思是说烧制丹药炼服药物不是我的本分。 4. 孝友神仙第一功:意思是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才是修得成仙的第一条途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深意。 “觌面逢幽侣,装怀解吏纷。”这句话描述的是与薛道士的相遇,他的到来就像一场幽雅的邂逅,让人放下了世俗的纷扰。 “曾敲筠户月,屡宿柳塘云。 ”描述了在薛道士家中度过的宁静夜晚。他常常敲响竹门,月光洒满庭院;他曾多次住宿在柳树旁,看着云彩飘过。 “离索知馀恨,来过谢子勤。 ”表达了离别时的遗憾和重逢的喜悦
注释: 墓道深衣自涕洟,分明入耳似闻诗。 坟墓的通道深深,我穿着丧服哭泣着,好像听到了诗歌的声音。 月征日迈求无忝,尽是临深履薄时。 月亮和太阳每天运行,追求不辱祖先,都是面临深渊、小心翼翼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代诗人李商隐晚年,他一生坎坷,屡不得志,曾两次辞官归乡。此诗通过描写自己穿孝服时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先祖的追思以及对自己前途的忧虑。 第一句“墓道深衣自涕洟”,描绘了他在墓地行走时
【题解】:此诗作于诗人被贬至顺宁(治所在今贵州宣威)的途中,时为元统元年(1333)。 膝下当年忆教忠,此身卜与弃捐同。 膝下指妻儿,当年指早年,忆教忠指早年对妻子儿子的教育。此身指自己,卜与弃捐同是说自己将像弃官一样,离开朝廷。 睿思夜半忧民切,羞见东窗日半红。 睿思,深思。夜半指深夜时刻,忧民切指深夜里深深思考国家大事,为民担忧。羞见东窗日半红,羞见,羞愧,指因自己深夜忧国忘家而感到羞耻
【赏析】 此诗作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作者任黄州团练副使时。 首句写月朗星稀的子夜,诗人独骑黄鹤,吹着笙,在清风中徜徉。“月淡星疏”,用一“淡”字点明夜色之清幽。子夜时分,正是月明星稀的时候,此时明月如水,星光稀疏,整个天地间只有一轮皎洁的月光洒在静谧的湖面上,湖面波光粼粼,宛如撒满了银粉。月亮像一面明净的镜子,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而星星则像一群顽童,闪烁不定地点缀在这宁静的夜晚。
注释:江东山望向远处看去就像茅庐,庵为康家孝子居。 岂肯人间名教地,却容释老说清虚。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茅庐和康家孝子的诗。首句写江边远望,如在草庐中,表达了作者的向往之情。二句赞颂了康家孝子,他不愿做人间的名教之人,而是选择在清虚之地修行。三、四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场景
【注释】 原庙:指太庙。宁考:对已故先父的尊称。神御:皇帝的灵位。奉安:供奉。禁殿:皇宫。薰风:暖风吹过,喻诏书。赐敕:颁下诏书。宫门:指皇宫正门。晓日:拂晓时。催班:催促官员早朝。小臣:臣子。君恩重:君主之恩深厚。耿耿:忠诚耿直,此处为忧思之意。孤君入梦间:君主思念臣子入梦。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被贬谪后怀念君王、思念君王的情景。首句说诗人被调任原职供奉神主。次句说皇帝颁下诏书
【注释】 养得翔鸾舞凤枝:养,养育;翱翔的鸾鸟和飞舞的凤凰。 不知雨露几含滋:不知道有多少雨露滋养(它们)? 栎社:传说中的地名。栎木为社树。 无用:没有用,不中用。 明堂柱石姿:用来比喻栋梁之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游览名山胜地后有感而作。首句“养得翔鸾舞凤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令人赏心悦目。颔联“不知雨露几含滋”则是作者对自然规律的感慨。诗人认为,万物生长离不开天地之间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