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彩
诗句释义 1 山人烟霞心: 描述了采芝人在山中生活的心境,如同在烟雾和阳光下生活,充满诗意。 2. 笔墨师董巨: 指采芝人的书法或绘画技艺受到了董其昌和巨然的启发(两位都是著名的中国画家)。 3. 独立千仞冈: 描述一个人站在高高的山岭上,形容他的孤高和不羁。 4. 啸傲绝俦侣: 表示采芝人在山林中的自由自在,没有拘束,与同伴不同。 5. 貌山粉本收: 这里“貌山”可能是对采芝人的一种尊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析: 1. 晓起弄笔札,白露进窗几。 这句描述了早晨起床时,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上的纸笔上,白露已经凝结在窗台上。 2. 虽嫌皓腕冷,滋润亦可喜。 虽然手指因为寒冷而感觉有些僵硬,但这种湿润的感觉却让人感到高兴。 3. 欲书青李帖,拂拭苔花纸。 想要写一幅青李题材的书法作品,同时也需要擦拭上面的苔藓,让纸张更加清洁。
【注释】 长啸:高声长啸。当窗:面对着窗子。微吟:小声吟咏。卓午:正午。余:你。苦:劳累。慕:向往。终古:永远,长久。譬:比。蜂酿蜜:蜜蜂酿造蜂蜜。性命:生命。主:主宰、支配。千函:一千个书箱。敌:抵挡。百城:一百座城市。女姥:仙女。 【赏析】 《答邻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借物喻人,以蜂酿蜜比喻自己刻苦读书,为求功名而劳碌一生的生活态度。全诗语言朴实,含义深刻,富有哲理性。
这首诗的标题是《初寒》,作者不详,创作时间为宋代。 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1. 残菊犹存一两丫: 描述的是菊花依然存在,但数量不多,只有一两朵,暗示着冬天的到来。"残"表示已经过了春天,而"菊"指的是秋天的花,因此这里的"残菊"指的是秋天的最后几朵花。"犹存"表示虽然时间已经到了深秋,但是这些菊花仍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给人一种坚韧的感觉。"一两丫"则形象地描绘了菊花的数量
【注释】 青云:喻志向。鸾凤群:指仙人群体。菀:通“蔚”,盛茂貌。兰蕳:即蕙,一种香草。麻姑:相传为汉代仙女,传说年事已高,犹有二八之姿。青要山:在汉水南岸,在今河南省邓县北。黄庭经:相传道家经典《黄帝阴符经》中的《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上清经》等的合称。这里指道家炼丹的书。 【赏析】 这是一首寄赠诗,是李白写给一位采芝山人的。这首诗是诗人以自况和对山人的期望相结合而写的
【注释】 晚兴:傍晚的兴致。亚倦馀凭,雕花栏杆上倦倚凭栏。爱绘青春藻思仍:喜爱着描绘春天的景致和思绪。小苑杏花三月雨,小园中杏树的嫩芽在春雨中开放。高楼藜火十年镫,高楼上用藜草做的灯油已燃过了十年。闲情已入无何有,闲暇的心情已经进入了“无何有”的境界。好句常来得未曾:美好的诗句常常出现在我的诗中。便拟下帘重展卷,打算放下帘子,重新展开诗卷。乌丝淡墨写溪藤,用乌黑的宣纸和淡墨写溪边的藤条。
夜读 被服纨与绮,流览圣与儒。 岂为荣名计,简编自堪娱。 注释:穿着华丽的丝织品,我浏览着古代圣贤的著作,不为追求名利而读书,只为了从中寻找乐趣和知识。 栖乌中夜起,明月临前除。 皓皓清露冷,萧萧竹影疏。 我思英皇女,千载不得俱。 复观曹大家,八志《续汉书》。 伊余慕前淑,汲古期有馀。 譬如月桂影,而欲穷根株。 终当事蚕织,私好徒区区。 注释:夜色中,鸟儿从巢中飞出,明亮的月光洒在庭院里
诗句释义: 钩帘,用竹条做成的帘子;暝色,指傍晚时分天色昏暗。松杉,指松树和杉树等树木;絮语喃,像棉絮一样柔软的细语;薄醉,微醉的状态;懒添,不愿意添加;螺子黛,即螺子砚,一种古代用于研磨墨汁的工具;嫩寒,指初春的寒冷气候;杏花衫,以杏花染色制成的衣服;法书,指书法作品,大半从人弆,即大部分存放在人家中,弆字意为收藏;诗草,指诗歌手稿,多且自芟,即很多而且自己剪裁掉;故事欲查镫未上
【题自写兰】 入春十日雨兼风,兰叶香迟未破丛。 差喜砚田初解冻,墨花争发翠毫中。 注释: 入春十日雨兼风——进入春天后十天,天气阴雨连绵。 兰叶香迟未破丛——兰花叶子香气不浓,还没有从密集的丛中露出头。 差喜砚田初解冻——幸好砚田(砚台)上的冰雪开始融化了。 墨花争发翠毫中——墨花争相在笔尖上绽放,仿佛是翠绿色的毫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兰草的生长环境、生长状态
注释: 避暑:躲避炎热的夏天,享受清凉。 北窗:北方的窗户。 凉风:凉爽的风。 幽襟:内心的安静。 蕉竹:两种常绿植物,叶子长而宽,呈深绿色。 仲夏:夏季的中间。 残花:未完全凋谢的花。 寒蝉:秋天到来时,树上的蝉开始鸣叫。 芳兰:芳香的兰花。 一缶(fǒu):酒器,圆形,用来盛酒。 石上:石头上。 清琴:古琴,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 山水调:指自然山水的声音,这里指的是弹奏古琴的声音。 纤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