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中哪几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者某句话在表情达意上起了什么作用等。考生需要先通读全诗,了解诗歌的内容和形式,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作答。此题要求学生赏析诗歌的“意境”“表达技巧”以及“语言”。 (1) “番卒驱过铁马蹄,楼台海市烂如泥”,首句写景起笔不凡,气势磅礴
登楼有怅二首 海上浮云漠漠开,萧条人事叹登台! 谁将玉斧黎河划,竟使金牛蜀道来! 南北烽烟沉白日,东西山水起黄埃。 不堪踪迹如王粲,我欲伤时赋「七哀」! 注释:海上的云彩漠漠地散开,令人感到寂寞和凄凉。我登上高台感叹着这萧条的世情。是谁用一把玉斧将昆仑山的界限划分出来?竟然使得从金牛山到剑阁的道路开通了!北边的烽火连天,淹没了太阳;南边的烽火冲天,遮蔽了阳光;西边的战火连天,遮住了山岳
【注释】 ①出云楼阁:指天门山上的楼阁。②压晴漪:在晴朗的河面上。③又一时:又是一个春天。④采石矶头:即采石矶,在今安徽省马鞍山东北。⑤望蛾眉:远眺长江入海处,形似蛾眉。⑥蛾眉:指长江入海处,因江水曲折如蛾眉而得名。⑦吴楚:泛指南方各地,这里指长江中下游一带。⑧东流:指长江向东奔流。⑨三山:在今江苏镇江附近,因山形如三角,故名。⑩青枫岸:在今江苏南京西南郊,为古金陵城西郊。⑪夜郎:古县名
《场中题壁八首》是清代诗人洪繻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插脚红尘廿四年:插脚在红尘之中,意为身处尘世,历经二十年。红尘通常指代人世间的纷扰与繁华。 2. 泥蹻释后欲登天:泥蹻(niǎn jiāo)释之后想要飞升到天上。泥蹻可能指的是一种古代的交通工具或者是一种比喻,意指从低处或平凡生活中跃升至高远的理想。 3. 蓬莱弱水三千路: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境,弱水三千则形容路途遥远
【注释】 次韵答悦秋先生游台见赠:次(第二)韵,答(回答)对悦秋先生的诗作。 诗书:指诗和书,泛指文学。吟啸:吟咏长啸,表示心旷神怡。托生涯:寄托生活,寄情于诗书中。他日:将来的一天。扁舟:船名,因船头扁平而得名。去未迟:没有太晚。 劫灰:指战乱、灾难后的废墟。游子梦:游子的梦,漂泊流浪的人的梦。一床风雨故人思:同“一床明月故人愁”。故人:老朋友。 流东水:向东漂流,指隐居。向北枝:向北生长
诗句释义: 1. 本是人间一散仙,却曾游戏小壶天。 2. 无端海上鳌梁断,不近蓬山过十年。 赏析: “自咏”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人生和修行的哲思的绝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尘世中经历波折后仍保持初心,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与宁静的心境。以下是对诗句的逐条解析: 1. 诗句解读: - “本是人间一散仙,却曾游戏小壶天”:诗人通过“散仙”的形象,表现了他在世俗生活中虽然经历了各种诱惑和困扰
【注释】 破浪楼船:泛指战船。降,下降、退下之意。螺峰:即螺山,山形如螺,故称。蹙:皱缩、收缩之意。天堑:自然形成的峡谷,比喻险要的地形。天阙:皇宫前的宫殿,也泛指帝王所居之地。楚尾吴头:指长江的下游和上游分属楚国和吴国。锁:把东西围住,比喻包围。 【译文】 破浪的楼船气势也收敛,螺山靠岸皱起成双。 重重的天堑连着天空的宫阙,楚尾吴头被大江紧紧锁围。 【赏析】
注释:在海山榷市买酒,兴致高昂,何须担忧?金钱如没有翅膀般飞走,只留下了微小的痕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海山榷市买酒的情景。诗中“金钱不翼飞,祇此留微迹”表达了诗人豪饮的情怀和对金钱的态度,即金钱虽然无翅而飞,但在这里却留下了痕迹。诗人通过对金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注释: 五月的西风吹过,将东边的景物吹得转到了西边,天空中云霞遮蔽了大海一半的天空,呈现出半天红。 那些曾经熟悉的楼台道路,现在都被大火和硝烟所覆盖,只剩下寒烟在燃烧,一片灰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后的荒凉景象。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悲伤和哀愁的世界。首句“五月西风吹转东”,以强烈的对比手法,突出了战争对自然的影响。第二句“云霞蔽海半天红”
【注释】 1. 桃源:陶渊明《桃花源记》里所描绘的世外桃源。 2. 天风:天上吹来的风,形容海上的微风。 3. 扬尘(yùn xīn):飞扬的尘土。海上曾经见:在海上曾经看到飞扬的尘土。又到蓬莱浅水年:又来到了蓬莱的浅水年华。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乘船游览海上风光的诗作,全诗充满了浪漫色彩。首句写诗人泛舟海上,眼前是“何处桃源世外天”,仿佛置身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中;次句“天风吹去钓鱼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