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繻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 蓬壶万里已曾经,水浅南溟又北溟。 - 词语注释 "蓬壶":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方壶等。 "水浅"和"南溟"与"又北溟":表达航程中的曲折与艰难,暗示了旅途的不确定性和波折。 - 诗句赏析 诗人描绘了一幅充满期待与挑战的海上旅程图景,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以及面对困难的坚定信念。 第二句: 何日海山携两袖,西风吹上落帆亭! - 词语注释 "何日":何时
这首诗是诗人和蔡君念淙的友谊之作。蔡君念淙在梦中向诗人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他对于远离家乡、进入山城的坚决态度。 1. “桃花潭水见深情”,这一句描绘了桃花潭的水波荡漾,象征着诗人和蔡君之间的深厚友情。桃花潭的水清澈见底,可以映出人的容颜,因此,这里的“潭水”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蔡君的真挚情感。 2. “隔浦鸥群有旧盟”,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和蔡君在遥远的距离中仍然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注释: 1. 忆曾北上过房湾 - 回忆曾经北上穿越房县(房州,现房山区) 2. 连襼篮舆海驿间 - 形容路途遥远,颠簸在大海和驿站之间 3. 今日关津非昔日 - 现在的关卡和渡口与过去大不相同 4. 不堪回首看苗山! - 我无法忍受再次看到苗山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通过对比“今日”和“昔日”,诗人感叹时间的改变和世界的变迁,表达了深深的怀旧之情。同时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故家今已等夷看 - “故家”指的是过去显赫一时的家族,而“等夷”则意味着现在的家族与昔日相比已无太大差别。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地位变迁的看法。 2. 陵阜丘园墓道难 - “陵阜”指的是坟墓,“丘园”则是指坟墓周围的土地。“墓道”则是通往墓地的道路。这句话描绘了出殡的场景,以及从家门口到墓地的艰难路径。 3. 日晚北邙山下路 - “北邙山”是洛阳附近的一座名山
《书近日市况》 寸丝粒黍随征榷,褚币如云散海台。 一市人惊金气尽,梅根谁冶水衡来? 注释: - 寸丝粒黍:指极其微小的东西,常用以形容数量极少或价值极微。征榷:古代征收赋税的名目,这里可能是指对某些物品的征税行为。褚币:古代货币的一种,多用于交易。如云散海台:形容大量的褚币从天而降,如同云雾一般散布在广阔的海面上。一市人惊:整个市场的人都感到震惊。金气尽:比喻财富耗尽。梅根:梅花树的根部
【注释】 ①糖霜:糖浆。 ②税敛:征收赋税。 ③伞山邹佛子:指唐朝人邹和尚,曾为僧尼开凿伞山石窟,后因事被贬,流寓到南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唐时一位名叫邹和尚的僧人的怀念之作,也是对当时统治者重税盘剥、压榨百姓行为的讽刺诗。全诗意在揭露和抨击了统治者剥削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的罪恶行径。 首句中的“出鼎”指的是将糖浆倒入盛器中的动作。“当琼英”则是指糖浆倒出后晶莹剔透,好似珍珠般洁白无瑕
【注释】 咏盐:咏唱的诗歌,这里指代咏物诗。 纷纷粒粒总归官,鹾(cuó)贾休思法网宽! 粒粒盐花,都为官府所收,商人无路可逃! 海上近年来谁人熬煮雪水? 堆盘真作水晶看。 海边的人们,谁能熬出雪水来煮盐呢? 堆盘的盐,晶莹剔透,犹如水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咏盐为主题,通过咏盐抒发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 首句“纷纷粒粒总归官”,诗人以盐为对象,形象地描绘了盐粒被官家收尽
林十自吴淞归,寄问江东名胜二十二首。 避乱离家已五秋,温陵更徙到吴洲。 归来海上看乡树,记得江南景物不? 注释: 1. 林十:作者的朋友或熟人。 2. 江东名胜二十二首:即《游江东二十首》,作者在吴淞时所作。 3. 避乱:指作者逃避战乱而离开家乡。 4. 温陵:今福建泉州。 5. 吴洲:今江苏松江(旧称华亭)。 6. 海上:作者家所在之地。 7. 乡树:家乡的树木。 译文: 林十从吴淞回来
鲸吞虎噬事长休,何日中邦系缀旒? 注释:鲸吞虎噬是指贪婪地吞噬、残害。这里比喻琉球国对明朝的侵略。事长休指这种侵略行为何时才能停止。何日中邦系缀旒?中邦指的是中国,缀旒是古代帝王冠上的装饰品,这里借指朝廷。何日中邦才能摆脱被琉球国控制的命运。 卅载降王无处去,烟波数点望琉球! 注释:三十年来,明朝皇帝不断派遣使臣向琉球国求和,希望能够和平解决争端,但琉球国一直拒绝
【注释】孤岛兵争:即“井陉之战”。沈沦:沉没。化外:边远地区。一周星:一宿星。 【赏析】这首诗是送别浙东来客的诗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也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之情。 第一句:“孤岛兵争似井陉”,写诗人送别浙东来的客人,眼前浮现的是“孤岛兵争”的场景,仿佛看到了当年井陉大战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悲壮情景。 第二句:“沈沦化外一周星”,诗人用“沉沦化外”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