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祗谟
注释: - 南乡子:词牌名。 - 赋艳:形容女子打扮艳丽。 - 衣绣凤:指女子的衣裳上绣有凤凰图案。 - 枕盘龙:指女子的枕头上雕刻着龙纹。 - 妾身:对女子的称呼。 - 能自造春风:意为自己创造了像春风一样的温暖。 - 湿梦离披香雨闹:意为被细雨打湿了梦境,醒来后感到心旷神怡。 - 灯前照:在灯光下映照。 - 绛缕添丝:用红丝线增添衣物的装饰。 - 和影笑:指随着影子的动作而微笑。 译文: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的离别诗。上片写柳条本意,欲笑雨中啼。下片写别离时的情景。 “柳枝本意,风中欲笑雨中啼”,这两句是说:柳树枝叶本就多情,在风雨中摇曳着,似乎在为行人流泪。“惯分离”三句是说:桥头相依相偎,手挽手共度春天,但总是匆匆分手。“十六红楼”四句是说:那十六七岁少女,住的是雕花小楼,她的青春年华留不住,随着丈夫去远方了。“柳枝摇曳,胜过杨枝。”是说:杨柳随风舞动,婀娜多姿
【注释】 1. 世:世间,这里指社会。 2. 萱草:即“忘忧草”,传说中能使人忘掉忧愁的草,此处指快乐无忧的生活。 3. 射猎:打猎。 4. 名倡:有名的歌女。 5. 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曾作《子虚赋》。 6. 五侯:指汉初的五个封王侯的人。 7. 遨游:漫游,到处游玩。 8. 烦忧:烦恼忧愁。 9. 耆(qí)年:老年。 10. 荆聂:战国时期的两个著名的刺客荆轲和聂政。 【赏析】
【注释】 望江南:词牌名,唐教坊曲。又名忆江南、江南好等。双调,五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韵。 思昔日:怀念昔日的光阴。 何事到而今:如今发生什么事? 照尽青铜犹有面:青铜镜照见自己仍然年轻,面无皱纹。 烧残绛蜡已无心:蜡烛烧残了,已经没有了心思。 起看月西沉:起来一看,月亮都西沉了。 【赏析】 “思昔日”点明题意,写词人追忆过去,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上句是说自己对往日的追忆
注释:青女祠,即指青溪女郎祠。青女祠,青溪的女神祠堂。青女,传说中主管春天的女神,这里指的是青溪女神。 苔碧寒帘聚野狸:苔藓碧绿,覆盖着寒冷的窗帘,聚集了许多野狸。苔藓是一种苔藓植物,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其叶片呈现出绿色。寒帘是指寒冷的窗帘,用来遮挡外界的严寒。 蛤鼓芦笙归去后,小姑白月夜题诗:蛤鼓和芦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用贝壳制作而成。芦笙是一种竹制的乐器,吹奏时发出悠扬的声音。归去后
【注释】 西溪子: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对镜:照镜子。面:这里指脸。启香奁:打开妆盒。仔细凝眸:细细地端详(她的)眼睛(的美貌)。数遍:数了又数。须辨;一定要分辨。他:代指别人。 【赏析】 此为《西溪子》的上片,以问答形式写男女相悦之情。起三句写女主人公与心上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景:她将郎比作莲花,郎将她比作芙蓉花。接着写他们互相赞美对方的容貌。次三句写女主人公在化妆时的动作
【诗句释义】 归自谣:归来的歌谣。久客:长时间居住在外的人。 心似铁:心情像坚硬的铁一样坚定。 撇得银环拈玉玦:抛弃了银制的耳环,拿起玉石做的佩饰。 风:风度、情态。 情两字应偏拙:情这个字应当是笨拙的。 不如归去禽声噎:还不如回家去看鸟啼。因为春天来了,鸟儿开始鸣叫,所以用“禽声噎”来表示春天的到来。 休饶舌:不要多说话。 年年啼过清明节:每年春天到来时,都会听到鸟儿的啼叫声。 赏析:
三台·令赋丽 苏样青衫淡紫,宫妆小袖微红。郎住温柔乡里,妾住娉婷市中。 译文: 苏样的青衫是淡紫色的,她的宫妆小袖却泛着微微的红色。他的住处是在温柔之乡,我的住处却在风姿绰约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以“三台令”为题,通过描述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展现了他们各自独立、互不相关的生活场景。首句描绘了男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其中“苏样”代指男子,而“宫妆”则暗示女子的身份地位
诗句释义 1 此夜中秋月,清光十万家。 - “此夜”指的是今夜,“中秋月”指中秋节的月光。 - “清光”即清澈明亮的月光。 - “十万家”意味着整个社区或村落,表达了中秋节时整个地方都沐浴在月光之下的情景。 2. 吴歌闻隔院,边调入征笳。 - “吴歌”指来自吴地(今江苏一带)的歌曲。 - “隔院”可能是指与自己住所相隔很远的其他院子。 - “边调”可能是指边疆地区的曲调或歌曲。 -
【注释】 嘉禾:指浙江省嘉兴市。莺脰湖:在浙江省嘉兴市南,为浙江名胜古迹之一。 客游倦休憩:指游子厌倦了旅途中的劳累和休息。孤帆乘蹁跹:形容孤船在湖上飘荡的轻盈姿态。 绪风薄千里:形容微风轻轻吹过千里之遥。泠泠桂楫间:形容水波荡漾声如泠泠之音。 荇芰(xìng jī)发照耀:比喻水面上的荇、芰草反射着阳光。荑柳媚清涟:形容嫩柳轻拂水面,显得清新而美丽。 仰望碧云合:形容抬头望向天空,仿佛云雾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