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槔
以下是对这首古诗的详细解释: - 诗句释义 1. 闽岭浮沈二十年:闽岭,即福建的山脉;浮沈,比喻经历的起伏不定。表达了作者在福建闽岭地区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生活或仕途上经历了许多变迁和起伏。 2. 归心日夜梦江天:归心,指归家的心意或愿望;江天,泛指长江和天空。表示作者心中一直渴望返回故乡,夜以继日地梦见家乡的景象。 3. 谩题甲乙烦君看:谩题乙甲,随意写下的姓名;烦君看,麻烦你查看
这首诗是悼念已故的朋友郑彦继的。下面是逐句的解读和赏析: 苍梧翠柏泣西风,尺冢巍然宿草中。 - “苍梧”可能指的是广西一带,而“翠柏”则是指常绿树——柏树。这里用苍梧来比喻朋友的家乡,暗示朋友离世后仍被人们思念。 - “尺冢”指的是坟墓,“巍然”表示高大,意味着坟墓虽然不大,但依然屹立不倒。 - “宿草”通常用来表示墓前长满了青草,这表达了一种哀伤的情感,因为坟上的草表明朋友已经去世了。
注释: 平津:指天津的津门。天津古称平津,故有此称。 扶病上江楼:身体不适而登上江边的高楼。 老眼凄迷:年老双眼模糊不清。 帆影戛云追断雁:帆船的影子划破云层,追逐着断线的鸿雁。 角声吹月舞潜虬:角号声中,月光下,龙蛇盘绕的山峦仿佛在跳舞。 栽培白业初无路:种植白色的东西,刚开始找不到门路或方法。 点检青山始欲愁:审视青山,才感到忧愁。点检,审视、察看。 左海此中才咫尺:天津位于左海之滨,很近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天涯明月见秋风,错莫谁惊碧树空。 - 解释: 在遥远的天涯之地,月光下见到秋风起,树叶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凋零。 - 赏析: 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孤独的感叹。 2. 岂意楚山招隐处,尽归蜀客广骚中。 - 解释: 没想到楚国的山峦是隐士们寻找隐居的地方,而所有的隐士都来自蜀地的文人骚客之中。 - 赏析:
仆自以四月十四日自延平归所寓之南轩积雨阴湿体中不佳 我于四月十四日从延平返回我所居住的南轩(即《玉台新咏序》中的“南轩”),天气阴沉潮湿,身体不适。 二十五日夜梦至一处,流水被道色清绝,若有所设,但并无屋宇。有笔砚都浸在水中。我惊问这是什么地方,旁边有人回答:这里是玉澜堂。我在梦中想要取水中笔砚作诗,但诗尚未完成,就醒了。意绪萧爽,殆不似人世。鸡已一再鸣矣。 蘧蘧飞梦过云乡,物色清辉眼界长。
诗句解释 1. 忧幽坐南轩,万壑取我囚。 - “忧幽坐”意指在幽静的南边书房中坐着担忧。 - “万壑取我囚”意味着周围群山仿佛将我困住,这里形容自己被困境所束缚。 2. 疾雷且不闻,焉知草虫愁。 - “疾雷”可能指突如其来的雷声,象征突发的困难或压力。 - “焉知草虫愁”,通过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小生命感受不到人类忧愁的感慨。 3. 强颜理编简,阅世如东流。 -
道中 疢忧倦征行,金火方牴牾。宵分饷群仆,乘月问前路。 小儿何自至,楫我陈洲渡。暗浪击层崖,平沙起惊鹭。 莽苍川花开,冥蒙山气聚。物情岂不嘉,闷滞非所遇。 铃语出林表,风期呼我住。寻幽本素志,触热咏嘉句。 午枕得高深,复觉清景驻。谁云适所愿,永乏济世具。 以兹一梦顷,可况百年遇。咄哉郭氏子,破甑尚欲顾。 注释: 疢忧(chěn yōu):忧虑。 牴牾(dǐ nù):抵触,冲突。 宵分:夜将尽时分
诗句解析: 1. 牛卧黄茅冈底,鹭归红叶村边。 - “牛”和“鹭”分别象征勤劳与悠闲。 - “黄茅冈”可能暗示着某种荒凉或艰苦的环境。 - “溪桥醉舞华颠”形容了一幅生动的场景,其中溪桥是连接两岸的通道,“醉舞”描绘出一种无忧无虑的自在状态。 2. 可是太平无象,溪桥醉舞华颠。 - “可是”在这里可能表示转折或是对比,暗示之前的描述与现实有出入。 - “太平无象”常用来形容世态炎凉、人心不古
【注释】 折山:翻过山。 涌翠道人:指作者好友李观,字观国,号涌翠,四川简州人。 玉梅:梅花的别称。 恼:惹怒。 嗾(sǒu兽类咬东西的动作)人烟雨疏疏:使烟雾蒙蒙的春雨稀疏起来。 拟:打算,计划。 个中妙处:其中的奥妙和诀窍。 语:这里指诗。 烦:厌烦,厌倦。 西湖:杭州西湖,即西子湖,是西湖十景之一。 【赏析】在《东坡诗集》卷二十中有两首诗,题为《题涌翠山庄》,其一为:“寒食东风御柳斜
【注释】 折山:指从山里出来,经过山路,翻过一座小岭。六言:诗体名。 涌翠道人:即“涌翠”。 管带:指管理、带领。 细细商量:仔细商讨。 【赏析】 此诗描写了作者在山中行走时看到的景象和所感受到的心情,语言简明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首句“草枯虫跃惊响”描绘出一种荒凉寂静的景色,第二句“溪静鱼行闪光”则写出了溪流的宁静与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的情形。第三句“只么时时管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