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应时
【注释】 南仲:即高南仲。见卷六《送王补阙归庐山山南省中》。 云间:指庐山。见卷六《送王补阙归庐山山南省中》。 逍遥:闲适自在。见卷四二《送李处士归嵩山》。 鸠鹰:即“雕鹗”。见卷一五《咏史》之二。 物生:万物生长,自然繁衍。见卷一五《咏史》之二。 戚戚:忧伤貌。见卷三八《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真何事:实何所为?见卷四七《赠崔融》。 平平:形容事物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解析】 此诗首联“积庆源流远,娠贤社稷光”是说母亲积德深厚,生育了贤德的君主,为国家带来了繁荣。颔联“斯文今北斗,举代一文昌”是说当代之文才,堪比北斗之星,成为一代之魁。颈联“象服山河寿,斑衣日月长”是说母亲身着象征吉祥的服装,享受着长寿的福气;头戴斑纹华丽的头饰,沐浴在明亮的月光之下。尾联“生刍此时事,四海为悲凉”是说母亲生前所做之事,如今已成为历史,但让天下人为之哀伤、感慨。 【答案】
《挽杨子美侍郎》是南宋诗人孙应时的作品,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世的哀伤和不舍。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联“万里鹏才息,千年鹤近归”,描绘了一幅宏伟的画面,万里之遥的大鹏展翅翱翔,千年之长的仙鹤归巢。这两句通过比喻,展现了杨侍郎的高洁品格与卓越才能。 第二联“光荣人所羡,闲乐意终违”,进一步强调了杨侍郎受人尊敬的地位和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他虽受到众人的羡慕,但内心的悠闲和宁静却难以维持。
【注释】 名世:出名的世代。传家:代代相传。 一炊梦:指短暂的一生。鼎鼎百年身:形容人寿命之长。 看取无穷事,何如不朽人:意思是说,世间的事情多如牛毛,哪能比得上那些永垂史册的人物呢? 侯翁:对人的尊称。 【赏析】 此诗是作者写给胡婿的,勉励他为官要廉洁正直,为百姓做有益之事。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胡婿出身寒素,但有出息,后两句勉励他应为官清廉、为民造福。语言朴实无华,而意蕴丰富
【注解】 ①“杨”指杨敬之,字子美(《旧唐书》卷九八有传)。②“游刃”句:语出《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③“韬光”句:《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隐居田园,“尝言少时有济代志,中江左世务浇浮,因放情丘壑”。④“仁者”句:语出《论语·卫灵公》“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⑤“周雅”句:语本《诗经·大雅·板》:“匪上帝不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主题及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高南仲自云间归退轩盖明府以四诗送之末章专以见及南仲索和遂次其韵,丽泽存相益,和羹忌苟同。别怀长耿耿,见日苦匆匆。经派惩燕说,词源味国风。平生子陈子,一瓣记南丰。”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 第1句: - 诗句:"结发钦前辈" - 翻译:我从小尊敬前辈。 - 注释:这里的“结发”指的是女子出嫁时的仪式,即古时女子结婚时将头发结成发髻,表示成年。“钦”意为敬仰或钦佩。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前辈的尊敬之情。 第2句: - 诗句:"风流日渺然" - 翻译:他的风采如同远山一样遥远。 - 注释:在这里,“风流”通常指才华横溢、风度翩翩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曾上郎官直(曾上:指赵子固,郎官直:指官职) - “曾上”指的是曾经担任过郎官的赵子固。"郎官直"可能是指他曾任的某个官职或职位。 2. 中辞宰掾高(中辞:指辞去官职,宰掾:古代的一种官职) - "中辞"表示他选择离开官场,“宰掾”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这里可能意味着他在官场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名声。 3. 丹衷耿天日(丹衷:忠诚之心,耿:明亮、正直)- “丹衷”表示忠诚之心
【注释】 1、左司:宋代官制中指尚书省左仆射(长官)的副职官。 2、公知我:你了解我。 3、垂恩:施予恩惠,这里指赵子固对作者的知遇之恩。 4、名姓:姓名。 5、会面:见面,相逢。 6、逢人:遇见了别人。 7、写:写下。 8、伤怀:悲伤。 9、双鲤:书信代称。鲤,古代用为信使的鱼,这里借指书信。 10、伤怀忽九京:忽然间想起家乡来。九京,泛指故乡。 11、翟公门下客:春秋时期
【解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诗中表达了作者的感慨,抒发了作者的忧愁和无奈。 其一,“分手桥门外,风尘二十年”,这是对过去生活的追述。首句开门见山地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地点和时间。诗人在桥门外分手后,经过漫长的风尘旅途,转眼间已经过了二十年。 其二,“相逢非偶尔,话旧各依然”,这是写重逢的喜悦。诗人在二十年后与友人相遇,不是偶然的。他们彼此诉说着往事,发现对方依然如当年一样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