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说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铜铁堆》,全诗如下: 千峰插碧绕江面,两石中分铜铁堆。 东岫附庸方崒嵂,西山俨立更崔嵬。 悬知造物精神巧,几误良工斧凿来。 万里西舟今蜀境,安流到此莫辞杯。 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千峰插碧绕江面,两石中分铜铁堆。 - 释义: 无数座山峰高耸,如同插入碧蓝的水面之中,山与水相映成趣。两座石头中间夹着一片铜铁堆积的地方,显得特别突出。 - 赏析:
注释: 闸柱:指闸门的立柱。 三丈围宽两木灵,千年闸骨状如城:这三根立柱有三四丈宽,是两根木头做成,它们的形态就像古城的城墙一样。 扬帆欲过心先动,击柱才闻念已惊:我扬帆欲过的时候,心里就开始激动,听到敲击柱子的声音,才惊觉自己已经到达了目的地。 东越梅梁犹逞异,南城老树也为精:东越的梅梁仍然显得特别,南城的老树也被认为很神妙。 昔闻求福木居士,今向枯株免祸成:以前听说有求福木居士
【注释】 齐山:在今江苏南京市。唐杜紫微:即唐代诗人杜牧。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云:“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联镳:并辔而骑。疾于飞:快速如同飞翔。式微:衰落、衰败的征兆。留人倦,留连忘返而感到疲倦。 尽日:整天。所适:所到之处。咏,歌唱。 摩挲:抚摸摩擦。叹前事:感叹过去的事情。徙倚
【注释】: ①顺风至采石:顺风抵达采石。 ②钲鼓喧江四面雄:钲鼓声在江面上回荡,显得十分威猛。 ③帆樯催上水:帆船扬起,催促船只前进。 ④井路傍西戎:指从井路出发,接近西陵峡口。 ⑤飞烟外:烟雾缭绕,如飞腾的烟云。 ⑥过浪中:越过波浪之中。 ⑦山腰羌笛断:在山腰,听到羌族吹奏的笛声中断了。 ⑧一樽那肯为诗穷:我哪敢因为喝酒而作尽诗歌呢? 【赏析】: 《顺风渡采石》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语言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要借助课内学习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全诗加以概括。“自常熟敲冰行舟半日一夜仅十里”、“到晓才通十里冰”,这是诗人在常熟地区从早到晚的行程,途中经过多次停歇,最后到达目的地。这两句交代了诗人的行程是:常熟—太湖—洞庭湖—湘江一带,历时半个月。 “颇怜黄帽叹征行”中,“怜”的意思是同情。“征行”的意思是远行
【注释】 1、枌榆(fén yú):指家乡。枌与榆都是树木的名称,这里借喻故乡。 2、吴中:指苏州一带。吴中多产梧桐树,故称吴中。 3、谬悠:虚度年华,徒然地打发光阴。 4、回首:一回头。 5、邱首:坟墓。 6、督邮:汉代设置于郡的监察官员。 7、相忘:彼此遗忘,指远离故乡,不思家乡。 8、家山:家乡的山。 9、时向梦中求:时时在梦里寻找家乡的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叶表侄归乡之作
同莫子章方舟下龟溪,一舸相从下碧澜,城南百里话更残。 绝知未减在家好,政自不愁行路难。 舒望最堪诗眼纵,忘形只觉酒肠宽。 归来颇讶山头黑,果是西风一夜寒。 注释:与莫子章一起乘坐船下行至龟溪。一叶扁舟相随而下碧绿的波涛,在城南百里的地方畅谈至夜深。深知在家中的生活更好,只是自己并不担忧路途艰难。放眼远眺,最令人惬意的是诗歌可以尽兴地挥洒笔墨;忘却自我,只觉得酒量更加宽广了
周锡自蜀归浙 周锡,字锡章,浙江仁和人。他是唐代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创作以豪放著称,尤以五言诗最为出色。他的作品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被誉为“一代词宗”。 东瓯西浙两夤缘,齐止金陵万里船。 东瓯(今温州)西浙(今杭州),两地相连。齐停(即停留)金陵(今南京)万里船。金陵,古称建康,今江苏南京,是六朝及十国时的都城。 风月醉中同客梦,簿书丛里读诗篇。 在酒宴中
【注释】 许浦:今名横河,位于今江苏省无锡市境内。 风雨:指风雨交加的天气。 筋骸:肌肉和骨骼。 萧寺:指荒凉破败的寺院。 江浪涛声:指波涛拍岸的声音。 萧寺时惊落岸滩:萧寺时常有风吹动落叶落入江中,发出声响。 慨念:感慨,追念。 兴亡:指国家或政权的兴盛与衰亡。 千古事:指历史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译文】 被皇上旨意前往许浦阅兵,在风雨交加的天气里船渡过梅里山。 浓密的云层遮住了太阳
【注释】 公来:我来到你这里。祗谒(zhī yè):恭敬拜见。周行:周游,巡视。脚踏稽山:踏遍了稽山。意远翔:心旷神怡,遐想无边。叠嶂(jian zhang):重重叠叠的山峰。排云烟: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杳霭(yǎo ǎi):幽暗迷离。半天得月:月光从半空中照射下来,照亮了大地。湖山好:指风景优美如画。无言可状:无法用言语表达。有客来时:有客人来时。锦绣张:形容景色绚丽多彩。底事: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