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说友
【注释】 入淮:指诗人来到淮水边。 桐柏:山名,在今河南省桐柏县西北。 清流接泗滨:指淮水从桐柏山上流出,汇成一条清澈的河流,流入淮水之滨。 于何号边境:哪里是边境? 不忍问淮民:不忍心去询问淮水边上的老百姓。 北顾关山在:向北望去,看到关山(潼关)在远处。 西风草木新:西风吹动着草木,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天河:银河。这里比喻长江。 挽:拉;拉回。 边尘:边疆的尘埃。 【赏析】
【注释】 猛:突然。修鳞:修长而光滑的鱼鳞。濠:护城河。横舟:横在水面上的船。过熟:过熟的鱼,指刚捕上来的鱼。馀鲜:剩余的新鲜鱼肉。忍穷:忍受贫困。须:必须。为渠饕:被它们所吃。“渠”是“它们”的意思。饕:贪食。 译文 突然想到修长的鱼鳞,看见渔人想起护城河边。 横在水面上的船排开雪浪,敏捷的手夺走银刀。 刚捕上来的鱼过熟,适宜饮酒,剩余的鱼肉还带酒糟的味道。 忍受贫困就必须忍受口馋
【注释】: 甘棠桥:地名,在今浙江嘉兴。 波入南溪绿,荷薰夹岸香; 指荷花香气四溢,两岸景色如画。 一川虹倒影,百步带横塘; 形容彩虹映入水中,形成倒影,水面宽阔如带。 舟榜桥边柳,鱼惊月下榔; 指夜晚乘船经过桥边时,看到岸边的杨柳摇曳生姿,鱼儿因惊动而四处逃窜。 人亡遗爱远,谁复赋甘棠; 指人们离去后,留下的只是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而没有人再像屈原那样歌颂甘棠了。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及赏析作者情感。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的内容来分析。“远浦三更月,春风一夜程”意思是:远处江边,三更天还挂着一弯明月,夜行船在春风中驶向前方。“平生惯安静,多病怯征行。”意思是:我平生最习惯于安静的生活,现在身体有病,不敢远走,怕经受旅途的艰辛。“急橹夸先后,连山护送迎”意思是:船夫们划桨飞快,争着先到岸,把船送到山脚下。“关心小儿女,幽梦落东城”意思是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出东城观水 - 注释:离开东城的城池,去观看江水。 - 赏析:诗人离开了城市的喧嚣与繁忙,独自来到了城外的宁静之地。这里的“观水”不仅仅是字面上的观赏河流,更是一种心境上的放松和对自然美的感悟。 2. 浩荡东城外 - 注释:宽阔而辽远的江流从城外延伸出去。 - 赏析:这句诗通过“浩荡”形容东城外的江水宽广无垠,如同一条巨龙般伸展向远方,象征着无限的可能性和广阔的视野。
舟遇逆风有叶舟坐二小儿以一竿挂二笠代帆而来 小艇浮孤苇,垂髫识二童。 巧将双箬笠,快夺一帆风。 去去渔歌里,翩翩麦浪中。 吴儿惯浮浪,早已逐飘蓬。 【注释】 1. 舟遇逆风:船只在逆风中航行。 2. 小艇:小船。 3. 孤苇:孤立的芦苇。 4. 垂髫:下垂的发髻,古代对儿童的美称。 5. 巧将双箬笠,快夺一帆风:巧妙地使用两个竹笠作为船帆。 6. 去去:指去的时候。 7. 渔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庖人舟以风殿后早饭不继”“帆席搀前去,炊烟落后陈”等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最后根据题干的格式要求作答即可。 【答案】 ①庖人(屠夫)驾船在江上顺风而行。(“庖人舟以风殿后”意为“屠夫驾船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的诗作。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过邻水县横碧川:这是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经过邻水县,看到了横贯于眼前的碧绿的江水。 - 注释:邻水县,地名;碧川,清澈的河流;横空翠,形容河流两岸景色优美,仿佛天空中飘浮的绿色。 2. 一水横空翠,群山送远阴: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的景致。 - 注释:一水,一条河流;横空翠,形容河水清澈,两岸绿树成荫;群山,远处连绵的山脉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手法赏析。此诗是诗人舟泊竹筱港时,夜坐时所吟的五言绝句,全诗以“后山”为题,抒发了羁旅他乡的情怀和对故乡山水的喜爱之情。 (1)首联“沙岸人归后,船窗月上时”,写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羁旅思归的心情。 (2)颔联“霜风竹筱港,灯火后山诗”,写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之情。 (3)颈联“岁晚羁怀恶,江空熟路迟”,写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愁苦之情。
【注释】 三山矶:在今福建闽侯县东南,是福州湾的出口。李氏女:传说中的李冰的女儿。李冰是战国时秦国人,曾主持开凿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李冰死后,人们为纪念他,在成都建“李冰庙”,庙内有一尊李冰像。李冰之女,也被称为李冰妃。诗中说的“李氏女”即指李冰妃。灵女庙:传说中李冰妃的庙宇名。陈惠公:春秋时期陈国国君。冥司:阴府、阴间。迁职:升迁官职。 【赏析】 这首诗作于作者任泉州知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