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肃
《临江仙 · 登泗州岭九首》 【注释】 1. 夜饮:在夜晚喝酒。 2. 更漏:古代计时器,用铜壶浮水以计时,壶中水满为一昼夜,壶中水尽则为一时辰。 3. 酣:醉。 4. 庭前:院子里面。 5. 莺燕乱丝簧:莺和燕子的叫声像乐器的声音,这里形容声音嘈杂。 6. 朝阳:早上的太阳。 7. 花影:花朵的影子。 8. 檀郎:男子名。 9. 水沉:一种香料。 10. 罗裳:丝绸衣裙。 11. 嗔不语
【注释】: 右:指代《浣溪沙》八首。 九:指作者有八首《浣溪沙》。 竹柴门:指用竹子和柴木做的门。 碧流:指清澈的水流。 见人无语眼横秋:看见人时,眼睛却像秋天一样横着。 鸣机: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轧轧(yào yào):织布机织布的声音。 纤柔:指丝线很细。 窦子:指织布的人,这里泛指妇女。 回文:文字正读反读都一样的词句。 银汉:银河,即银河。 牵牛:指织布的人。 归来风雨夜飕飕:回到家里
右九浣溪沙八首 宿雨潜回海宇春。晓风徐散日边云。熙熙人意一番新。 破睡海棠能媚客,舞风垂柳似招人。春衫归去马蹄轻。 译文: 1. 昨夜的春雨悄然回到大地,春天的气息在四海之内弥漫。晨曦中轻柔的微风轻轻吹散天边的云彩,人们的心情也焕然一新。 2. 那些刚破土而出的花朵仿佛在招呼客人,而随风摇曳的柳枝似乎也在向人招手。我换上了春天的衣裳,骑着马儿缓缓离去,留下一路轻快的马蹄声。 赏析:
诗句如下: 高会横山酒八仙, 烟云不减九华妍。 暖风琼树倚楼前。 妙唱一声尘暗落, 靓妆四座玉相连。 骖鸾何日共翩翩。 注释如下: - 高会:指在高处举行的盛大集会,常与“横山”连用,形容宴会之盛。 - 烟云:云雾。 - 九华:指安徽九华山,以秀丽的自然风景闻名。 - 琼树:珍贵的树木。 - 妙唱:美妙的歌谣或歌声。 - 靓妆:美丽的妆容。 - 骖鸾:传说中的仙人所乘之鸾鸟。 赏析: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 九首:这里指作者的一组词,共九首。 右:古代人称自己的作品为“某甲之文”。 九:此处作“其”解。 空阶:空旷的台阶。 夜长:深夜。 行:移动,飘荡。 月行云外借孤光:月亮在云层之外,发出微弱的光亮。 独将心事步长廊:独自带着心中的思念走在长长的廊道上。 重门:重重的门。 巫山:指巫山云雨。 襄王:春秋时楚怀王,曾梦与神女的欢会。 衾枕:被子和枕头。 凄香
诗句原文:阑外彤云已满空。帘旌不动石榴红。谁将秋色到楼中。 译文:窗外的红色云彩已经布满了整个天空,而窗帘上的旗帜仍然没有动,石榴花的颜色依然鲜红。是谁把秋天的色彩带到了我的房间里? 赏析:这首诗是邓肃的《浣溪沙八首》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的思念。诗中的“阑外彤云已满空”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红色的云彩映衬着天空,给人一种祥和而宁静的感觉
虱卜虽萧条,虎筮固豪壮。 要皆有得失,未息胸中望。 那知方寸地,太空等虚旷。 川逝水不流,石高风自浪。 郑五相府荣,谢三渔舟漾。 穷达安在哉,但瞒肉眼障。 鼓瑟铿尔舍,扶杖曝然放。 在我本不亏,底处更求长。 独挂百钱游,无人捉私酿。 醉归一腹春,满纸挥琴畅。 珍重江左王,德卲宜绛帐。 天遣千里来,不顾闽山瘴。 人言臭味同,政可慰悽怆。 谁知金玉予,诗成即相饷。 笔力到天心,开卷人争仰。
诗句原文:楼北楼南青不断,晴空总是春容。先来无处问郎踪。那堪风不定,雨尽一窗红。 注释解释: - 楼:这里指泗州的山峰,山峦重叠。 - 楼南楼北:形容山峦连绵不绝,层次分明。 - 青不断:描述山的颜色和形态。 - 晴空:晴朗的天空,常用来形容美好的天气或景色。 - 春容:春天的美景。 - 那堪:难以承受。 - 风不定:风势不稳定,无法预测。 - 雨尽:雨停了。 - 窗:窗户。 - 红:红色
【注释】 1、荼蘼(tú mí):一种花卉,初夏开白花。 2、雨过:春雨过后。 3、约住馀芳:阻止了花香的飘散。 4、南园:作者所居之处。 5、琼葩(qīng pā):美玉般晶莹洁白的花朵。 6、尘世:世间。 7、百卉丛中红紫乱:百花盛开,红紫缤纷。 8、玉肌自笑孤光:指梅花独自开放,显得格外娇艳。 9、清风剪剪过纱窗:形容微风拂面,如剪刀般轻轻掠过窗纱。 10、馀酲空一洗:喝了一点酒
临江仙 · 登泗州岭九首 百尺危楼初过雨,清风凛作轻寒。一声渔笛在云端。黄昏帘幕卷,新月半阑干。 青翼不来音信断,云窗杳隔三山。何当携手便骖鸾。今宵同胜景,玉斝不留残。 【注释】 百尺:形容高楼很高。 危楼(wēi lóu):指高楼。 轻寒:微风凉爽的天气。 一声渔笛:一阵阵渔船上的笛声。 云端:高高的天上。 黄昏:傍晚。 帘幕:窗帘。 新(xīn)月:初升的月亮。 阑干(lán gān):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