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危楼初过雨,清风凛作轻寒。一声渔笛在云端。黄昏帘幕卷,新月半阑干。
青翼不来音信断,云窗杳隔三山。何当携手便骖鸾。今宵同胜景,玉斝不留残。

临江仙 · 登泗州岭九首

百尺危楼初过雨,清风凛作轻寒。一声渔笛在云端。黄昏帘幕卷,新月半阑干。

青翼不来音信断,云窗杳隔三山。何当携手便骖鸾。今宵同胜景,玉斝不留残。

【注释】

百尺:形容高楼很高。

危楼(wēi lóu):指高楼。

轻寒:微风凉爽的天气。

一声渔笛:一阵阵渔船上的笛声。

云端:高高的天上。

黄昏:傍晚。

帘幕:窗帘。

新(xīn)月:初升的月亮。

阑干(lán gān):栏杆。

青翼(qīng yì):青色的羽翼,代指仙鹤。

音信:消息或信件。

云窗:飘浮于云端的窗户,指仙境。

杳(yǎo):消失,不见。

骖鸾:乘鸾,神话中的一种仙鸟。《列子·汤问》说:“有神雀自天飞下,过而悲鸣曰:‘夫拔木者,不上自天,下生数仞之上,为之苦辛,以丧其形。……’”这里借指仙人。

胜景:美好的景色。

玉斝(jiǎ):盛酒的器具,古代常用美玉制作。

赏析:

本词描写作者登上泗州岭时所见之景与所感之情,上片写登临所见,下片写所见所感。

这首《临江仙》是作者登泗州岭后即兴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上片首句“百尺危楼初过雨,清风凛作轻寒。”描述了诗人站在高耸入云的楼上,刚刚经历过一场细雨,清风带着一丝凉意拂面而来。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新而宁静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

第二句“一声渔笛在云端。”又为整首词增添了一丝生动的元素。诗人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阵渔船上的笛声,那悠扬的旋律仿佛穿越云端,直达人心。这不禁令人想起了古人所说的“笛声飘荡在云端,宛如神仙在人间”。

第三句“黄昏帘幕卷,新月半阑干。”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当夕阳西下,天色渐暗,诗人看到外面的帘幕被轻轻卷起,而天空中的新月也挂在了半边的栏杆上,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古代诗人常写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情景。

第四句“青翼不来音信断,云窗杳隔三山。”则是对前文的进一步补充。由于没有仙鹤的踪迹,诗人感到十分失落和惆怅,仿佛与世隔绝。这里的“云窗”可以理解为仙境的象征,而“三山”则是指蓬莱、方壶、瀛洲等传说中的仙境。这些地方都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也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然而,如今却只能遥望而不能接近,这种无奈的心情也跃然纸上。

最后一联“何当携手便骖鸾。今宵同胜景,玉斝不留残。”则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期许。他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实现这个愿望,与仙人一同飞翔在云端之上,享受那无尽的美景和乐趣。同时,他也希望今晚的聚会能够留下美好的回忆,让那些珍贵的酒杯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留下任何遗憾。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充分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