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肃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和谢法曹咏物见招》。下面是逐句的译文: 昌黎论佛骨,南行气亦壮。 昌黎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韩愈的字号,他以“昌黎先生”著称于世。诗中的“佛骨”指的是佛教中供奉佛陀的舍利子或遗骨。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因为信仰佛教而对佛教的虔诚与尊敬。 献书请镂玉,却起北归望。 献书是指向官府上奏章,请求批准自己的请求。镂玉则是雕琢玉石,这里可能指雕刻佛像或者佛像的雕像
诗句释义:独宿于禅房,清梦被鸡声打破,早晨的钟声唤醒。走出门,看到晓月在寒空中高挂。小池中凝着翡翠色的绿波,竹外飞过彩虹。梅坞不知哪里了,傍着篱笆,站在水边,重重的山峦环绕。啸歌都在冷香中。人间哪有这样的美景呢?天上的广寒宫。 译文:独自住宿在禅房,清梦被鸡声打破,清晨的钟声将我从梦中唤醒。走出门,看到晓月在寒空中高挂。小池中凝着翡翠色的绿波,竹外飞过彩虹。梅坞不知哪里了,傍着篱笆,站在水边
我昔少年日,气与风雷壮。 一言既不合,掉头归望望。 誓将老烟霞,叩角耕闲旷。 一日烦干旌,叩天舒孟浪。 自譬舟一叶,沙溪春荡漾。 百川傥已东,吾力那能障。 尚赖天地宽,未即崇山放。 栟榈付冷居,乃为世所长。 老妻画纸棋,赤脚沽村酿。 醉起舞彩衣,吾道颇休畅。 人杰又鼎来,不怕供诗帐。 酬唱激清风,洗空烟雨瘴。 故人化鹤仙,穹庐共悽怆。 生还义更高,裹饭远相饷。 演山见长庚,醉眼不敢仰。
【注释】 ①避地:躲避战乱。山谷:山间平地。 ②禹:大禹,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不到处:指大禹治水,足迹所至之处都治理得很好。石壁:指山石。谁凿:是谁开凿。 ③相搏:互相追逐。云:云彩。 ④飞出:从天上飞下来。白云来:即“白雨来”,形容云彩像雨一样从天而降。 ⑤馀沫:指云气。飞雪:即“白雨来”。雄声:指雷声。春雷:即“春雨”,这里泛指雨声。 ⑥溯流:逆流而上。百尺:形容水流湍急。 ⑦银山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作者借咏物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上片写登高远眺所见:剑水泠泠行碧玉,扁舟一叶吹风。玉人招手画桥东。浩歌随月去,春在小楼中。下片写登高处的所见所闻:帘幕低垂围笃耨,雕觞笑捧春葱。谩将雨意作云浓。单于吹未彻,门外响玲珑。 译文: 剑水泠泠行碧玉,扁舟一叶吹风。玉人招手画桥东。浩歌随月去,春在小楼中。 帘幕低垂围笃耨,雕觞笑捧春葱。谩将雨意作云浓。单于吹未彻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赏析。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注释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进行简要的概括。 “北书一纸惨天容,花柳春风不敢秾”,首句写送别之人匆匆离去,留下一片凄怆,“惨”字写出了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悲伤之情;“花柳春风”暗示送别之人是春天时离开的,“不敢秾”则表现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未学宣尼歌凤德,姑从阮籍哭途穷”
临江仙·登泗州岭九首《临江仙·登泗州岭》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组词。此词组词为登泗州岭九首,每首一阕。上片写春雪中登山的情景。下片写饮美酒赏月的情状。全词风格清丽,意境优美,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和豪迈奔放之情。 春雪一瓯扶醉玉,翩翩两腋生风。柳腰无力殢云踪。陈郎投辖意,分袂忍匆匆。 注释:一杯春雪般的美酒让我如同醉酒一般,飘飘欲仙。我两袖微风拂面,如同柳树般婀娜多姿。我的身躯虽然柔弱
【译文】 雨中的梨花好像在看马儿上山,问别人为什么匆匆忙忙。大鹏展翅九万里,鹦鹉被锁在金笼里。 忽然觉得千里之隔,高耸的山崖已经连到高空。回头不忍问前踪,家中烟雾缭绕在烟雨中,人在斗牛星座之间。 【注释】 1. 泗州岭:在安徽泗县北。 2. 带雨梨花:比喻女子。 3. 于飞有愿恨难从:于飞,指鸟儿飞翔。 4. 大鹏抟九万:传说中大鹏鸟能飞越九万丈。 5. 鹦鹉:这里比喻人。 6. 忽忽
万卷堂 世人无远韵,挟策干浮云。 识字仅有数,得志无短檠。 太丘妙家法,不肯卤耕耘。 藏书浩无际,兀坐观沧溟。 寒陋鄙李邕,假书勤朝昏。 过眼如杜甫,散为笔下神。 一家今四杰,射策到王庭。 自视犹细事,家塾方讨论。 嗟我未闻道,政作钻纸蝇。 会同阿戎去,从公问斫轮。 注释: 1. 万卷堂:指藏书极为丰富的场所。 2. 世人无远韵:世上的人没有深远的学问。 3. 挟策干浮云:拿着书本向天空
荔子 荔枝有佳品,乃在府城东。 我来方秀发,黄云几万重。 遥知香味色,已具碎花中。 凭栏一念足,不食意自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府城东欣赏荔枝时所作。首句“荔枝有佳品”,点明了主题,引出下文的描写。次句“我来方秀发”,描绘了诗人来到府城东,看到满山遍野的荔枝树郁郁葱葱的情景。第三句“黄云几万重”,则形象地表现了荔枝树上黄叶密布的景象。最后三句,诗人通过“遥知香味色”,“已具碎花中”等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