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论佛骨,南行气亦壮。
献书请镂玉,却起北归望。
香山最风流,诗酒事夷旷。
那知闻琵琶,泪溅九江浪。
此身苦海中,风波随荡漾。
妄见分南北,无乃眼中障。
嗟我果何人,楚狂本天放。
外物不须论,有身今已长。
斥归水云乡,日醉莲花酿。
茗饮过陆羽,禅悦得文畅。
安此更何求,万里脱毡帐。
死生则置之,北邙岂俱瘴。
使君怜我愚,了无逐客怆。
谓我耕白云,不独齐眉饷。
诗来觅欢处,光芒不可仰。
欲醉桃李春,那忧贝锦谤。
赤脚敢云无,社舞非时尚。
侯门列蛾眉,一见吾其傥。
抛砖此当先,积薪君在上。
更为李与苏,两家按新唱。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和谢法曹咏物见招》。下面是逐句的译文:
昌黎论佛骨,南行气亦壮。
昌黎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韩愈的字号,他以“昌黎先生”著称于世。诗中的“佛骨”指的是佛教中供奉佛陀的舍利子或遗骨。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因为信仰佛教而对佛教的虔诚与尊敬。
献书请镂玉,却起北归望。
献书是指向官府上奏章,请求批准自己的请求。镂玉则是雕琢玉石,这里可能指雕刻佛像或者佛像的雕像。北归望则表达了作者因信仰佛教而产生的一种归属感,希望能够回到北方的故乡。
香山最风流,诗酒事夷旷。
香山是唐代著名的文人白居易的别号,他在香山时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作,因此被称为香山最风流。诗酒事夷旷则描绘了作者在香山时期的洒脱生活,以诗酒为伴,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那知闻琵琶,泪溅九江浪。
琵琶是一种古老的乐器,这里可能是指听到关于琵琶的传说或者故事。泪溅九江浪则形容作者听到这些传说时的情感波动,泪水如江水般汹涌澎湃。
此身苦海中,风波随荡漾。
此身苦海是指作者的内心世界,如同一片苦海。在这片苦海中,作者经历了无数的波折和挑战,就像波浪一样不断地荡漾着。
妄见分南北,无乃眼中障。
妄见分南北是指作者看到了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但实际上却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命运。无乃眼中障则表示这些事情可能成为阻碍自己前进的障碍。
嗟我果何人,楚狂本天放。
嗟我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和遭遇,楚狂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神仙,这里可能是指作者渴望像楚狂那样拥有超凡脱俗的品质。天放则表示这种品质是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不需要刻意修饰。
外物不须论,有身今已长。
外物不须论是指不要过分在意世俗的事物和评价。有身今已长则表示作者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能力来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不再需要过分依赖外界的帮助。
斥归水云乡,日醉莲花酿。
斥归水云乡是指作者选择了一种宁静的生活方式,远离尘嚣,过上了隐居的生活。日醉莲花酿则表示在这样的生活中,作者享受着美食和美景带来的愉悦和满足。
茗饮过陆羽,禅悦得文畅。
茗饮过陆羽是指作者喜欢品茶,并且曾经研习过茶道文化。禅悦得文畅则表示在品茶的过程中,作者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种心境也体现在了他的作品中。
安此更何求,万里脱毡帐。
安此更何求则表示作者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和幸福,不再对其他事物有所追求。万里脱毡帐则表达了作者希望远离战争和动荡的环境,过上安定祥和的生活。
死生则置之,北邙岂俱瘴。
死生则置之是指对于生死的问题,作者已经看开了态度,不再过于纠结。北邙岂俱瘴则表示作者并不惧怕死亡的到来,因为他认为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使君怜我愚,了无逐客怆。
使君怜我愚是指当时的皇帝或上司对作者的关心和照顾,使他感到温暖和安慰。了无逐客怆则表示在这样的关爱和支持下,作者不再感到被驱逐和流放的痛苦和悲伤。
谓我耕白云,不独齐眉饷。
谓我耕白云是指作者认为自己能够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不独齐眉饷则表示他的这种自由不仅仅局限于低头劳作,而是能够在精神上得到升华和提升。
诗来觅欢处,光芒不可仰。
诗来觅欢处是指作者通过诗歌创作来寻找快乐和满足的地方。光芒不可仰则表示这样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和比拟。
欲醉桃李春,那忧贝锦谤。
欲醉桃李春是指作者希望能够沉醉于春天的美好景色之中,享受大自然的恩赐。那忧贝锦谤则表示作者不会担心自己的作品会受到诽谤和攻击。
赤脚敢云无,社舞非时尚。
赤脚敢云无是指作者敢于展示自己赤脚行走的姿态,不受世俗观念的束缚。社舞非时尚则表示这样的舞蹈并不是追求时尚的产物,而是一种传统的表达方式。
侯门列蛾眉,一见吾其傥。
侯门列蛾眉是指豪门贵族的大门上排列着美丽的女子肖像画。一见吾其傥则表示作者认为这样的美貌只是短暂的现象,很快就会消失。
抛砖此当先,积薪君在上。
抛砖此当先是指作者愿意率先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以此来引发大家的讨论和思考。积薪君在上则表示在这样的过程中,君主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君主来领导和指导大家的行动和决策。
更为李与苏,两家按新唱。
更为李与苏是指作者希望与李杜两位诗人共同探讨和创作新的篇章。两家按新唱则表示这样的合作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