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王信州,志气老益壮。
家学九夷闻,人物万夫望。
若使在庙堂,天下无怨旷。
胡为一叶舟,也泛闽溪浪。
顾余真断梗,江淮付摇漾。
逢人辄倾倒,涉世无堤障。
既念越人瘠,仍欲郑声放。
斥下九天来,宜似幽怪长。
邂逅忽相逢,琥珀倾新酿。
大急赓歌诗,胸臆赖舒畅。
我语无馀韵,日书甲乙帐。
得君驱鳄手,不忧潮阳瘴。
三年去国心,海隅日悽怆。
东家久不燔,稚子将无饷。
诗成皆置之,万事吾不仰。
那复思重裘,区区欲止谤。
明朝更可人,芒鞋穷好尚。
遥知翠微中,高谈得纵傥。
至乐曲糵间,虚名钟鼎上。
轻重不须论,杯行且酬唱。
【注释】
谢之:指诗人向谢灵运致敬。四海王信州,志气老益壮。家学九夷闻,人物万夫望。若使在庙堂,天下无怨旷。胡为一叶舟,也泛闽溪浪。顾余真断梗,江淮付摇漾。逢人辄倾倒,涉世无堤障。既念越人瘠,仍欲郑声放。(谢灵运曾因得罪刘义隆被贬至永嘉郡。)斥下九天来,宜似幽怪长。邂逅忽相逢,琥珀倾新酿。大急赓歌诗,胸臆赖舒畅。(“大急”即《初入彭泽》中的“大欢欣”。)我语无馀韵,日书甲乙帐。(谢灵运的《乙甲帐》是记录每天所做诗文的。)得君驱鳄手,不忧潮阳瘴。(“鳄鱼”指谢灵运。潮阳郡在今广东境内,属岭南地区,这里用“鳄鱼”比喻当时的政治环境。)三年去国心,海隅日悽怆。(谢灵运曾三次被罢官,所以此处说“三年去国心”。)东家久不燔,稚子将无饷。(“燔”同“燔”,指柴火。东家久不燔就是久不生火的意思。)诗成皆置之,万事吾不仰。(谢灵运一生崇尚山水,他的作品多描写山川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所以此处说他“万事吾不仰”,意思是他的作品已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那复思重裘,区区欲止谤。(“重裘”指厚袍子,古代的一种保暖服装。“区区”指小气、吝啬。谢灵运曾自号山泽游蔽衣带缓。)明朝更可人,芒鞋穷好尚。(谢灵运喜欢穿着芒鞋出游。)遥知翠微中,高谈得纵傥。(“翠微”指青翠的山间云雾。)至乐曲糵间,虚名钟鼎上。轻重不须论,杯行且酬唱。”(谢灵运曾自号“康乐公”,“锺鼎上”指高位。)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诗人在这首诗中对朋友的才能和品格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并且表达了自己对他深深的敬仰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希望朋友能够支持自己的事业,共同追求更高的目标。
第一句“四海王信州,志气老益壮”,是对朋友才能和品格的高度赞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的朋友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而且随着岁月的增长,他的志气更加旺盛,精神更加饱满。这种赞誉不仅仅是对个人才能的肯定,更是对其人格魅力的认可。
第二句“家学九夷闻,人物万夫望”,进一步赞扬了朋友的学识和品德。这里的“九夷”指的是我国古代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称呼,而“万夫望”则表示朋友的名声非常大,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这两句话合在一起,表达了对朋友才能的极高评价,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朋友人格的深深敬仰。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敬仰之情。第三句“若使在庙堂,天下无怨旷”,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政治才能的高度评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朋友能够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那么天下就没有人会对他有抱怨或不满。这不仅是对朋友才能的赞美,也是对国家政治现状的担忧,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朋友人生态度和处世方式的描述。第四句“胡为一叶舟,也泛闽溪浪”,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命运的感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像一片树叶一样的小船,也能在闽溪的波浪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这里的“闽溪浪”指的是闽江的波浪,而“一叶舟”则是指小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的赞赏,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关切。
第五句“顾余真断梗,江淮付摇漾”,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朋友命运的担忧。这里的“断梗”指的是没有依托的人,而“摇漾”则是指随风摇摆的样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认为自己像一根断了的树枝一样,只能随风飘荡,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困境的同情和担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深深关切。
接下来几句则是对朋友为人处世方式的描述。第六句“逢人辄倾倒,涉世无堤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为人处世方式的赞赏。这里的“倾倒”是形容朋友待人接物的态度,非常热情和大方。而“涉世无堤障”则是指朋友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都能够从容应对,无所畏惧。这句话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朋友人品和性格的高度评价,也表现了他对友情的深深珍视。
第七句“既念越人瘠,仍欲郑声放”,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朋友命运的担忧。这里的“越人”指的是生活在越地的人,他们生活艰辛,而“瘠”则是指贫穷、困顿的意思。而“郑声”则是指郑国的歌声,这里代指音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想到那些生活在越地的人们因为贫困而生活的艰难,而自己又想要通过音乐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这种对比使得诗人对友人命运的担忧更加深切。
第八句“斥下九天来,宜似幽怪长”,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担忧。这里的“九天”指的是极远的天空,而“幽怪长”则是指神秘怪异的事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从九天之上下来的人都应该像幽怪一样,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担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独特个性和气质的深深钦佩。
第九句“邂逅忽相逢,琥珀倾新酿”,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重逢的喜悦和感慨。这里的“琥珀”指的是一种珍贵的香料,而“新酿”则是指新鲜的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意外的重逢中,仿佛是一瓶珍贵的香水倾泻而出,充满了喜悦和感慨。这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深深珍视。
第十句“大急赓歌诗,胸臆赖舒畅”,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愉悦心情。这里的“赓歌”指的是歌唱诗歌,而“大急”则是指非常激动、急切的状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与友人相聚时,诗人情不自禁地唱歌吟诗,那种激动的心情让人感到无比舒畅。这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氛围,也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
第十一句“我语无馀韵,日书甲乙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豪和自信。这里的“我语”指的是诗人的话语,而“馀韵”则是指诗文中留下的余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的话语就像优美的音乐一样,充满了余韵和韵味,让人回味无穷。这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豪和自信,也表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深深热爱和执着追求。
第十二句“得君驱鳄手,不忧潮阳瘴”,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感激。这里的“君”指的是诗人的朋友,而“驱鳄手”则是形容朋友有强大的力量和能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了你这样的朋友相助,我就不用担心潮阳地区的瘴气和疾病了。这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珍惜和感激,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强大力量和能力的深深敬佩。
第十三句“三年去国心,海隅日悽怆”,表达了诗人对离开祖国的不舍和忧伤。这里的“去国”指的是离开祖国,而“海隅”则是指海边的地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已经离开了故乡三年了,每当看到大海的时候都感到十分凄凉和悲伤。这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离开祖国的不舍和忧伤,也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思念。
第十四句“东家久不燔,稚子将无饷”,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牵挂。这里的“东家”指的是作者的家乡,而“稚子”则是指年幼的孩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家乡很久都没有燃起炊烟了,孩子也没有吃晚饭了。这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牵挂,也表现了诗人对孩子成长的关注和关爱。
第十五句“诗成皆置之,万事吾不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事业的坚定信念和追求。这里的“置之”指的是放下或者放弃的意思,而“吾不仰”则是指我不依赖别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的诗歌已经完成了,其他的事情我都不再依赖别人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事业的坚定信念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的追求。
尾联两句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展望:“那复思重裘,区区欲止谤。”“那复”是“哪能”的意思;“思重裘”意为穿厚重的皮裘防寒保暖;“区区”指微小、不重要之意;“止谤”则是指制止别人的非议或批评;“谤”是诽谤、诋毁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哪能有心思再去穿重裘保暖呢?只是希望不要被人诽谤罢了。”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虽然遭遇挫折,但并不气馁,而是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风雨和挑战,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