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肃
谢李舍人题额 寸草春未报,秋风树不停。 三年真忽尔,过隙白驹奔。 庐坟吾岂敢,北堂有老人。 作庵居释子,佛事勤朝昏。 太史怜此意,高额揭显亲。 梁间垂玉箸,壁上霭飞云。 顾我何为者,传家空一经。 栖迟已三十,寒灯尚短檠。 北辕将适楚,捩手或翻羹。 那能为亲显,只可充添丁。 但念我先人,白首困飘零。 射策不逢赏,青衫脱王庭。 今焉逢太史,发挥身后名。 坐令九泉下,冷骨复生春。 显扬政在此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翱,全诗共七句,其内容如下: 舫斋,寓形天宇间,一枝慎所处。 到眼无溪山,堆胸自尘土。 陈子作舫斋,端能世外趣。 笑傲风波境,恬无风波虑。 循本鱼可观,灰心鸥自舞。 风景虽可人,公乎聊四顾。 纷纷逐末流,谁援沉迷苦。 吾事在济川,慎勿五湖去。 注释:1. 舫斋:指舟船。2. 寄形天宇间:指人生短暂如舟行于水上,随时可能消失。3. 一枝慎所处:比喻一个人要慎重选择自己的行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玉山避寇》。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玉山避寇 - 玉山:指代诗人所在的地点。避寇:躲避敌人。 2. 前年十月间,胡兵满大梁。 - 前年:指的是上一年。大梁:今河北大名县,古时为东都,是当时的首都所在地。 3. 小臣阻天对,血涕夜沾裳。 - 小臣:指作者自己。阻天对:比喻自己处在艰难的处境中,无法与天地对话。血涕夜沾裳:形容自己悲伤流泪
泛舟示子 秋江十日雨,破浪飞危樯。 恍如在天上,万顷烟茫茫。 狂风自南来,桂华雨新黄。 停杯不须饮,且饮空中香。 平生四海心,老大愧周郎。 聊复随孺子,解缨濯沧浪。 北斗挹酒浆,天孙织衣裳。 乘兴拿舟去,一笑上银潢。 注释: - 泛舟示子:泛舟是水上游玩的一种方式,此诗是诗人写给儿子的一首诗歌,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 秋江十日雨:秋天的江面上连续下了十天的雨
【注】尘外堂: 指佛教禅宗。 俯仰天地间,纷纷尘垢耳。 市井与山林,累人均一体。 有真故有妄,无彼那取此。 谓是为尘外,政应在尘里。 凭师一扫空,六尘不用洗。 渊默即雷声,万川同一水。 释义: 尘外堂:禅宗。 俯仰天地间,纷纷尘垢耳。 市井与山林,累人均一体。 有真故有妄,无彼那取此。 谓是为尘外,政应在尘里。 凭师一扫空,六尘不用洗。 渊默即雷声,万川同一水。 注释: 尘外堂: 禅宗。
【注释】 1. 瓠:葫芦,这里指葫芦瓢。 2. 五石:即五石散,古代一种药物。这里指服食五石散。 3. 枵(xiāo):空。 4. 羁鞚(kòng):马笼头。引申为束缚、拘束。 5. 章甫:冠名。这里指冠帽。 6. 子建:指曹操的孙子曹植。文:文采。 7. 善者机:《列子·黄帝》:“善者之动也。”善者,善于行动的人。机,时机。 8. 绮语:华丽的言辞。 9. 尺管:笔。阁云梦
【注释】: 1. 道山文章伯:道山上的文才像伯仲一般,指李舍人。 2. 杖履作幽栖:拄着拐杖,穿着布鞋,隐居在深山。 3. 笔砚为戏事:把笔和墨砚当作娱乐的事情。 4. 业落翻墨螭:事业失败,反使墨砚上的龙形雕刻显得更美了。 5. 平生百万言:平生有一百篇(或一百万字)的著作。 6. 尘网深相闱:被红尘所包围,深深关在宫闱之中。 7. 笑踵双林辙:笑着走在双林寺的古道上。 8. 誓破万夫疑
【注释】: 本上人:指僧人。本,原。上人,对僧人的尊称。乞食自王城:从京城中讨饭回来。王城,京城。骏笔挥万纸:以雄健的笔力,挥写万张字纸。开缄动心目:打开书信触动了心灵。忽忽龙蛇起:忽然之间,如龙如蛇般地舞动起来,形容书法飘逸有力,气势奔放。便可老烟霞:就可以像云烟、烟雾那样自由自在。声价日千里:声誉日益增高。那知未满意,更访栟榈子:谁知道他并不满意,还去访问什么“栟榈子”啊!栟榈子
【注释】 凉天:清凉的天气,指秋夜。 元礼舟:即元礼之舟,泛指李梁溪所乘之舟。浪登元礼舟,指登上李梁溪乘坐的船。 我生本无事,钓竿勤水石:我一生本没有什么事情,只是喜欢用钓竿在清澈的水流石上游玩。 今宵更可人,仍侍君子侧:今天晚上更加令人高兴,仍然陪伴在你旁边。 浪登元礼舟,本非谪仙敌:登上李梁溪乘坐的船,本来不是谪仙的对手。浪:波涛。谪仙:指李白,李白有诗曰“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注释】 宴坐轩:诗人的居室名。 客食突不黔:形容食物粗糙,没有调料。 肉消髀(bì):形容饥饿难耐。 所知几何:指所了解的东西很少。 茅靡:同“茅靡”,即草率地。 丰岩公:指陶弘景,他隐于句曲山,号华阳隐居者,是东晋时著名的道教学者。 能清幽:能保持清静幽雅。 寂无人:寂静无人。 烧香坐隐几:在竹制家具上烧香,坐在上面打坐。 凝宴坐:专心致志地坐着。 老师一启齿:指老师讲经说法。 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