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十月间,胡兵满大梁。
小臣阻天对,血涕夜沾裳。
去年十月间,左省谪征商。
扁舟归无处,江浙俱豺狼。
今年十月间,叛卒起南方。
官兵且二万,一旦忽已亡。
一身幸无责,奉亲走穷荒。
天宇如许大,八口无处藏。
空山四十日,画饼诳饥肠。
朅来古招提,和气霭修廊。
迎门有禅伯,梵行照穹苍。
却念客无归,烧猪饭苏郎。
方袍二百指,祖灯其复光。
中有护法人,义气干天枪。
倒床得甘寝,不知冬夜长。
明朝曹夫子,破浪飞危樯。
入门郁春色,满船载琼浆。
高谈惊霹雳,佳句刻琳琅。
那知奔窜中,一乐得未尝。
何当扫阴雪,四海共春阳。
便携我辈人,浩歌归醉乡。
世事如奕棋,臧否均亡羊。
蓑衣可钓月,底处是金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玉山避寇》。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 玉山避寇 - 玉山:指代诗人所在的地点。避寇:躲避敌人。
- 前年十月间,胡兵满大梁。 - 前年:指的是上一年。大梁:今河北大名县,古时为东都,是当时的首都所在地。
- 小臣阻天对,血涕夜沾裳。 - 小臣:指作者自己。阻天对:比喻自己处在艰难的处境中,无法与天地对话。血涕夜沾裳:形容自己悲伤流泪,夜晚湿透衣裳。
- 去年十月间,左省谪征商。 - 去年:指的是上一年。左省:古代中央机构之一,这里可能是指皇帝身边的重要官员或朝廷大臣。谪征商:被贬官去边疆经商。
- 今年十月间,叛卒起南方。 - 今年:指的是当年。叛卒:反叛的士兵。起南方:从南方开始叛乱。
- 官兵且二万,一旦忽已亡。 - 官兵:士兵和军官的组合。二万:大约两万多人。亡:消失。
- 一身幸无责,奉亲走穷荒。 - 一身:自己的性命。幸无责:侥幸没有责任。奉亲:侍奉双亲。走穷荒:离开荒凉的地方。
- 天宇如许大,八口无处藏。 - 天宇:天空。如许大:如此广大的空间。八口:指作者一家四口。无处藏:无处隐藏。
- 空山四十日,画饼诳饥肠。 - 空山:空荡荡的山。四十日:经过四十天。画饼诳饥肠:用虚幻的事物来安慰自己的饥饿之心。
- 朅来古招提,和气霭修廊。 - 朅(qiè)来:来到。古招提:古老的寺庙。和气:和睦的气氛。霭(ǎi)修廊:笼罩着庭院的香气。
- 迎门有禅伯,梵行照穹苍。 - 迎门:迎接客人的门。有禅伯:有修行的和尚。梵行:佛教徒的行为。照穹苍:照映着天空。
- 却念客无归,烧猪饭苏郎。 - 却念:回想。客:客人。无归:没有归宿。烧猪饭苏郎:为客人准备烧猪宴请他。苏郎:使客人高兴的人。
- 方袍二百指,祖灯其复光。 - 方袍:僧袍。二百指:指僧人的数量。祖灯:佛教中的明灯,比喻佛法的智慧。复光:再次显现光芒。
- 中有护法人,义气干天枪。 - 中有:其中存在。护法:保护佛法的意思。义气:仁义之气。干:冲撞。
- 倒床得甘寝,不知冬夜长。 - 倒床:躺在床上。得甘寝:得到安睡。不知冬夜长:不知道冬天的夜晚有多长。
- 明朝曹夫子,破浪飞危樯。 - 明朝:明天早上。曹夫子:指曹操。破浪飞危樯:乘风破浪向前飞翔。
- 入门郁春色,满船载琼浆。 - 入门:进入家门。郁春色:充满春天的气息。琼浆:美酒。
- 高谈惊霹雳,佳句刻琳琅。 - 高谈:高声谈论。惊霹雳:惊动雷电。佳句:美好的诗句。刻琳琅:雕刻在精美的玉石上。
- 那知奔窜中,一乐得未尝。 - 那知:哪里知道?奔窜:四处奔走逃亡。一乐:一种快乐的感受。未尝:未曾体验过。
- 何当扫阴雪,四海共春阳。 - 何当:什么时候能够做到。扫阴雪:扫除阴霾、积雪。四海共春阳:让天下的人都共享春天的阳光。
- 便携我辈人,浩歌归醉乡。 - 便携:携带。我辈人:我们这些人。浩歌:放声歌唱。归醉乡:回到家乡,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 世事如奕棋,臧否均亡羊。 - 世事:世间的事情。奕棋:下棋。臧否:好坏得失。均亡羊:全部失去了羊只。
- 蓑衣可钓月,底处是金章。 - 蓑衣:雨衣或蓑草制的衣物,用来防雨。钓月:在月光中垂钓。底处:何处。金章:华丽的印章。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诗中的“玉山避寇”寓意了杜甫本人及其家人在战乱中避难的情景,而“天宇如许大”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广袤天地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和家人安危的担忧。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动作的刻画,展现了战乱时期人民生活的艰辛和社会动荡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最后一句“何当扫阴雪,四海共春阳”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民族振兴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胸怀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