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诗中描述了去年六月田作龟兆拆,祷祠乞雨遍村陌;时当饥馑民不聊,谷贵有钱无处籴;今年六月岁幸丰,十日一雨五日风;市积粟米价不长,有谷无钱人更穷。这些描述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 译文: 夏雨叹 君不见去年六月田作龟兆拆,祷祠乞雨遍村陌。 时当饥馑民不聊,谷贵有钱无处籴。 今年六月岁幸丰,十日一雨五日风。 市积粟米价不长,有谷无钱人更穷。 吁嗟此道孰识测
【注释】 赋祝次仲八景 其四 烟寺晚钟 钟声烟际来,佛屋栖云端。 回飙度崖谷,疏韵出林峦。 东岫上明月,归僧濯清湍。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游览名山胜景时所作的一首五律,描写了烟寺、佛屋、崖谷、林峦和明月以及归僧等景象,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自然山水画面。 首联“钟声烟际来,佛屋栖云端”。诗人首先描写了钟声从远处传来,声音飘渺,仿佛是从烟云之间传来的。接着,他描绘出佛屋位于云端之上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日重阳节登高时所做,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与志向。首联写诗人长期闭门不出,已老之年仍徒然自得其乐。颔联写自己平生对山水的喜爱,然而时间却过得如此之快,没有闲暇去谋划。颈联写自己今日登高所见的景象,秋天到了,树木落了,秋风凛冽,天气寒冷。尾联写自己忘怀世俗纷扰,与两位友人共游仙洲山中,欣赏美景,感受自然的神奇。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移艘系湾浦,倾篷声更豪。 - “移”指移动,“艘”指船。 - “系湾浦”意味着将船停靠在水边的码头上。 - “倾篷声更豪”描述的是船只的篷帘被掀起时发出的巨大声响。 2. 谩起湘妃恨,长歌灵均骚。 - “湘妃恨”可能指的是对湘夫人(传说中的湘江女神)的哀悼或怀念。 - “灵均骚”中的“灵均”可能是指屈原,而“骚”通常指《离骚》,是屈原的作品。 -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四海广大万山立,奇怪崷崒几岩石。 - 注释:“四海广大”表示世界广阔;“万山立”指无数山脉挺立;“崷崒几岩石”形容山峰陡峭、岩石众多。 - 译文:世界广阔,无数山脉耸立,山峰陡峭,岩石众多。 2. 弃而违者庸有之,爱乐每恨沙土蚀。 - 注释:“弃而违者”意为被遗弃;“爱乐每恨沙土蚀”意指喜爱它的人常常感到遗憾,因为沙土侵蚀了它。 - 译文:被遗弃的东西往往有其价值
中秋分韵得云字成三百言 今秋苦淫雨,涨汐添溪濆。 新凉值月夕,密霭高灿雯。 稽首告天公,恳念心良勤。 天公知意诚,感应若有闻。 须臾檄丰隆,蘋末生鳞纹。 庭皋一震拂,陇首飞秋云。 忽然朗穹昊,万象蒙奇勋。 举头见松梢,光照草树分。 乾坤两莹彻,烂白无边垠。 我歌忽如狂,我醉茫如薰。 桂酒杂椒浆,酝酿腾馨芬。 皓魄耿素怀,幽思殊不群。 泠然冰雪肠,顿醒曲糵醺。 便欲浥沆瀣,盘馔遗膻荤。 遥望琼楼仙
诗云:“云痴天四合,密雪洒石矼。野渡减行迹,岸沙横孤艭。” 这首诗的译文是:天空中的云彩痴痴地低垂,天空与大地四合为一体,大雪纷纷洒落在石路上。在野外的小渡口,可以看见过往的痕迹已经消失不见,岸边的沙子纵横交错,只有孤零零的一只小船静静地停在那里。 通过赏析可见: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冬日江边的壮美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注释: 轻蓑着篷背,日暮渔者还。 轻快的蓑衣披在船篷上,天色已晚,渔船归来。 新月印浅水,夕阳生乱山。 明亮的月亮映照在平静的水面,夕阳照耀下,远处的山峰被染上了金色。 谁歌采菱词,隐隐过前湾。 是谁在唱着采菱的歌谣,歌声隐约地从前方传来。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渔村傍晚的景象,通过描绘夕阳、新月、乱山和渔船等元素,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的《中秋分韵得云字成三百言》。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注释和赏析: 慷慨有大刘,浩气充栋棼。 慷慨有大刘是指诗人豪迈激昂的情感,如同古代大诗人刘勰一样。这里的“大刘”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白,他的诗风豪放,气势磅礴,被称为“诗仙”。而“浩气冲天”则形容诗人胸中充满了浩然之气。 十觞不能醉,餐嚼无馀臐。 十觞不能醉意味着饮酒虽多,但仍然感觉不到满足
赋祝次仲八景之三:山市晴岚 贸易足鱼米,相逢话桑麻。 村墟人蚁纷,日夕山气佳。 酒贱醉瓷瓯,樵渔自生涯。 注释:这是一首描绘山中景色的七言绝句。描述了山中渔民和樵夫的生活状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山中渔民和樵夫的生活状态,他们靠捕鱼和砍柴为生,生活艰辛但却充满了生活的乐趣。诗中的“贸易足鱼米”表明了他们的生活来源,而“相逢话桑麻”则描绘了他们之间的交流。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