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法薰
以下是对这首偈颂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词原文: 焦砖打著连底冻,赤眼撞著火柴头。 将军但得嘉声在,何必荣封万户侯。 2. 译文: 焦黑的砖块被我打中了,它像冰一样寒冷; 我的双眼就像火红的火柴头,四处碰撞。 3. 注释: - “焦砖”指的是非常冷的砖块,象征着困难或逆境。 - “连底冻”形容温度极低,甚至到了冰冻的程度。 - “赤眼”可能是指眼睛被烟熏或者受伤后的状态,显得特别红。
诗句释义:在深深的山岩中,崖壁上无人能到达的地方。这里的情况非常明白清楚,就像十成显露一样,毫无隐瞒。如果我去尝试改变它,那就显得有些偏离正道了,如果我不去尝试改变它,那就显得有些差强人意。 译文:深山岩壁之间,没有人能够到达的地方。这里的一切都非常明显,就像十成显露一样,没有任何隐藏的东西。如果我去试图改变它,那就会显得有些偏离正道了;如果我不去尝试改变它,那就显得有些差强人意。 赏析
【注释】: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五十一直下是,直下是。 钝鸟不离窠,良驹千万里。 译文: 只有直下的,才是好的,只有直下的才是真正的。 笨拙的鸟不会离开它温暖的窝,而骏马却可以奔跑千里。 赏析: 这是一首劝诫世人要直心直行、不偏不倚、不走歪门邪道的格言诗。 首句“直下”二字,点明了全诗的中心思想。所谓“直”,就是“正”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只有正直的人才能做出好事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五十三禅非意想,道绝功勋。 青天白日,有迷路人。 注释:禅宗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些东西,它追求的是超越世俗的真谛和境界。在青天白日之下,有些人迷失了方向,无法找到自己的道路。这里的“迷路人”指的是那些迷失在人生道路上的人,他们无法看清自己的内心和目标,只能盲目地前行。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方式,揭示了禅宗的核心思想——超脱世俗、追求真理。诗人通过“禅非意想
注释: - 两日晴:两天都是晴天。 - 三日雨:接下来三天都会下雨。 - 衲僧:即和尚。 - 皮草:指皮毛制成的衣物。 - 㬠㫰:形容人瘦弱的样子。 译文: 连续两天晴朗,接下来三天都会有雨。我只是一个和尚,身上穿着皮毛制成的衣物,身体显得瘦弱无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连续几天天气变化的图景,通过对比“晴”和“雨”的交替出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变化无常的感慨。诗中的“衲僧”、“皮草”
【注释】 法尔不尔,如何指南:佛法不是这样,怎么能够指路呢? 古佛露柱,昼夜交参:古时候佛祖的木柱,白天黑夜都在闪烁。 蒋山虽恁么道,西天有人不甘:虽然这样讲,可是西方世界的人并不满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真谛的探寻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佛教的意境和哲理。 首句“法尔不尔”,意为佛法并不是这样的
注释:身心统一,不存杂念。虽然长安生活很愉快,但不长久停留。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界和态度的深刻理解。首先,“身心一如”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是达到人生真正境界的基础。其次,“身外无馀”,意味着要追求的是内心的满足和宁静,而不是物质上的富足和奢华。最后,“长安虽乐,不是久居”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人生观的重要性。即使生活在繁华的城市中,也不应该沉迷于其中
【注释】: 长沙见处虽亲用处粗,仰山口里相呼肚里狡。 长沙:指长沙郡,今湖南长沙一带。此处指佛教徒。用意指佛教徒虽然表面上与世俗人亲近,但内心却怀有邪念。 口里相呼肚里狡:表面友好的嘴和内心狡猾的人。 灼然好个大虫,可惜已伤牙爪。 灼然:明亮的样子。好个:称赞的好。大虫:猛兽,比喻恶人、坏人。牙爪:比喻人的牙齿和爪子,比喻凶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佛教徒与俗人交往的表面和谐
见闻觉知,行住坐卧。 注释:通过观察和体验,我们能够认识到世间的一切事物。无论是行走、站立、坐着还是躺着,我们的意识都会不断地思考和感知。 眨上眉毛,早已蹉过。 注释:当我们眨眼时,眼角的肌肉会收缩,这实际上是在提醒自己要集中注意力,不要分心。然而,当我们过于专注于某件事情时,往往会忽略周围的环境和他人的感受,这就是“已经蹉过”的意思。 赤脚唱山歌,路上无人和。 注释
注释:田地坚实而密实,关窍明亮而玲珑。 能够识别无寒暑之处,任它寒暑相攻,其中道路不同却同途。 赏析:诗人通过对农田的描写,表达了他的人生哲理。他认为人生就像农田,需要耕耘、播种、灌溉、除草、施肥等,才能获得丰收。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战胜它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首诗通过农田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