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法薰
``` 道人相见问如何,举手寒温事已多。 潦倒赵州呈漆器,岳阳船子洞庭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与道人的相遇中感受到了深厚的情感交流和心灵的契合。“道人相见问如何,举手寒温事已多。”首句通过“相见”与“问如何”两个动作的展开,构建起诗歌的叙事框架。这里的“相”不仅指相见之人,也包括其内心世界的相互映射,体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形态的精神交融。紧接着,“举手寒温”
《颂古十首其三》是释正觉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王老烧钱的场景,寓意了求仙不得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王乔轻松升天的态度的赞叹。 王老在夜深人静时焚烧钱纸,而他的鼻孔因为火光映照呈现出隐约可见的样子,这既是一个生动的画面,也隐喻了人生百态和世事无常。王乔,传说中的仙人,他因修炼得道而能轻松自如地坐着升天,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境界。武帝则代表了那些追求长生不老、仙道的帝王或修行者,他们为了获得仙术
诗句解析: 1. 冬来底事要商量,向道京师出大黄。 - “冬来”暗示冬天的到来,而“底事”表示需要讨论的原因或目的。 2. 多少病猫餐死鼠,日中抬首眼无光。 - “病猫”指因疾病而变得虚弱的猫,这里比喻为受疾病困扰的人。 - “餐死鼠”形容这些病患之人像饿极了的猫一样,吃尽了所有能找到的食物,这里的“死鼠”可能象征着贫穷、饥饿或是无力改变现状。 -
注释: 出山相赞 其一 未出山时,四方风悄悄。 才出山来,平地洪波涌。 个般丑举止,邈得将何用。 也好长时展起,随分爇三钱兜楼香,薰他鼻孔。 译文: 在未出山之前,四处风声轻轻的。 刚一出来,平地就涌现出巨大的波浪。 那些笨拙的行为举止,有什么用呢? 也该好好表现一番,随意点燃三钱兜楼(一种古代建筑)上的香烟,让他的鼻子闻着香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和行为举止
【注释】 拈古十四首 其十:这是一首五言绝句。“拈古”是禅宗语,意为以古人言行来印证今日之事;“十四首”即十四则公案,是禅宗中用以开示学人、引人入胜的谜题。“马师智藏”,指禅宗祖师马祖道一;“病痛一般”,意谓他与常人一样,有病痛;“海兄不会,当面热瞒”,“海兄”是指慧海禅师;“当面热瞒”是说慧海禅师当面装作看不见,不理睬。“头白头黑”意谓他头发白了又黑了。“衲僧不用空啖啄”
注释: 安居三月不论玄,水牯朝昏痛着鞭。 拽脱鼻绳无觅处,山童走得脚皮穿。 译文: 在山中安居了三个月,不再谈论玄奥的佛理。 清晨傍晚,牛儿被勒得疼痛不已,想要挣脱鼻子上的绳索却找不到地方。 只好让放牛的孩子牵着走,他跑得太急,脚上磨出了一层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山林中的修行生活。他在这里度过了三个月的隐居时光,不再谈论玄奥的佛教教义,而是专注于修行。 清晨傍晚,牛儿被勒得疼痛不已
“百丈机先疾似风,巍巍独坐大雄峰”。 这句诗描绘了百丈禅师如同风一般的迅速行动和其高耸入云的威严姿态。百丈是唐代禅宗高僧,以其敏捷的行动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著称。这里的“机先”指的是他对于时机的把握能力,而“巍巍”则形容其崇高的地位和形象。通过将百丈禅师比作风中的山峰,诗人不仅表现了他迅捷的行事风格,也暗示了其不可动摇的精神力量。 “要知奇特中奇特,明月难教下碧空”。
注释:在寺庙里,没有宾客,也没有主人,只是默默地交谈。这种生活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火炉里的火已经烧到底部,寒冷的灰烬还在墙上挂着。这真是一位冻死都不知心的和尚啊!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丛林古刹中的禅者生活,通过“无宾主话意深深”和“衲僧冻死不知心”等描写,展现了禅宗僧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诗中通过对比的方式,将僧侣与俗世生活的对比,突出了禅者的超然物外和内心平静。同时,也表达了对禅宗僧人无私奉献
注释:曾到未到都来喝茶,为君揭出眼中花。犀因玩月纹生角,象被雷惊花入牙。 赏析:此诗以犀牛、大象为喻,借指那些在官场中玩弄权术、巧取豪夺的人,他们就像犀牛因玩月而生出的角,大象被雷震而花落满牙一样,表面风光无限,实则内心空虚不堪。诗的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注释】天地万物的本源与我同,拨开波浪去求水,徒劳无益。世人见到此花如梦境,我对此深信不疑。 【赏析】这是一首颂赞佛性诗。全诗以“天地根元”和“须弥座”,象征佛性与众生,说明佛性无量无边,广大无边。“我亦何殊”四句,以“时人”和“坐断须弥”,比喻凡夫见佛性如同见梦,对佛性无法信服;而自己则深信不疑。 这首诗是诗人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所作。开元是唐代的一个盛世,社会安定,国富民强,人们生活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