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璨
【注释】 长庚:指太阳,这里借指太阳。流辉:指日光照临。千丈强:极言日光强烈。斗南:指北斗星以南的天区。耿光:明亮的光芒。晋唐:指晋代和唐代,泛指古代。飘然乘风:形容人风度潇洒。下大荒:比喻超脱尘世。厌官不爱做:厌恶做官,不愿做官。招隐山中住:隐居于山林之中。后园明月手自锄:在后园种上月影下的明月。此是吾家难弟兄:这大概是我家族中的难兄难弟吧。上国春风醉桃李:春天来到京城,满城桃花盛开
临济宗赞颂黄檗希运禅师(875—945),是唐代临济宗的创始人之一。这首诗的大意是:开眼看睦州的厮瞒(即“厮”,意为粗野之人、恶人),甘心受黄檗禅师的痛打。他握拳当胸,以抵御平热病生发,除一喝之外别无其他方法。何曾梦见过无位真人?刚要灭却正法眼藏。见到人家就尽情地侵占掠夺,并将性命一并扫荡。不能闻名(知道名字)如何能近身呢?自有佛法直至今日,少有见过如此样的人,没有见过底面不改色的和尚。
【注释】 松月轩:即《松月亭》,位于白云岩上,为宋代大文豪苏轼所建。 白云岩:在庐山东林寺附近,因山顶岩石色白得名。 太平松:指庐山西麓的“太平”山,山上有“太平松”。 东山大导师:即东坡先生(苏轼)。 境会:佛家语,指悟道之境。 若作境会孤东山:若把“东山”(即东林寺)当作领悟佛家真谛之境,那便显得孤独。 不作境会隔重关:如果把它当作一般的佛教场所,那就隔开了重重阻隔。 盖天盖地:比喻无所不包
【注释】偈:梵语的音译,是佛教经文中的一种文学体裁。偈颂:用韵文来写佛经或唱赞佛功德的短章。十八偈:这是《大乘起信论》所说的“十八空”之一,即“诸法本无自性空”。 偈三:鼓棹扬帆,驾没底船。 横行海上,神头鬼面。 这首诗是佛教经典中的一种韵文形式。它的内容通常与佛教教义、佛教故事或者佛教修行有关。在这首诗中,作者描述了一种景象:一个人正在驾着一艘没有底部的船,在海上航行
注释:寒热交替,普通年岁只在,如今再也没有三种不同的状态。 赏析:此诗描述了自然界的寒暑循环,以及人们对于四季变化的适应和感受。诗人用“寒一上,热一上”来描述季节的变化,而“普通年事只在,于今更无三般两样”则表达了人们对这种自然规律的理解和接受。这首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送覃侍者住庵》中的一首。这首诗通过对住庵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住庵生活的看法和态度。下面我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门上书心字,窗上书心字。门上和窗上都有书写“心”字,这可能意味着住庵的人内心有某种追求或者目标。 2. 长啸住庵人,不知庵内事。住庵的人长时间地长啸(大声吼叫),但不知道庵内的任何事情。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过于专注于自己内心的追求,以至于忽视了外界的事情。
送开上人 道人家住庐山寺,信脚东游二千里。 三年饱吃浙西饭,不曾咬著浙西米。 大川恶拳打不活,石溪浅水浸不死。 自言辣手难近傍,祇有痴绝较些子。 要从窗下看庐山,归卧溪声山色里。 了无玄字涴胸怀,肯将佛法挂唇齿。 漠漠重湖五老前,衮衮九江千嶂底。 空手携锄种白石,赤脚提篮挈流水。 有问参寻事若何,向道今年秋芋多。 注释:庐山的寺庙在道人家附近,他随意向东游览了两千多里的路
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鹧鸪天》。这首诗的意思是:兄弟们的财产原本不多,争来争去也没有用处,还是一同乘坐官船各自撑船吧。撑船的人来回地撑动着船桨,回头一看,原来自己并没有离开那片蓼花盛开的汀洲。 注释: - 弟兄财本不多争:弟兄们的财产原本不多。弟兄:兄弟。争:争夺,争夺财产。 - 共驾官船各自撑:一同乘坐官船,各自撑动着船桨。共驾:一起乘坐。官船:官府所乘之船。 - 回首看:回头看。 -
【注释】 送仙知客总侍者:为仙知客写一首诗。 对面相看千里隔,手持史君招隐檄(yì):面对面地看着你,就像隔着千山万水一样。史君即史君,是作者的朋友。招隐檄,指召隐士的文告。 一条拄杖两人扶,面带东湖秋水碧:一根拐杖,两个仆人扶着,脸上带着秋天湖水那样碧绿。 口里只安三寸匙,平生懒病无药医:嘴里只有三寸长的勺子,一生懒散没有好的医治方法。 菜羹白饭随处有,谁能辛苦贪住持(zhí)
解析与赏析 第一部分:“西苑宝峰麓,占地宽一弓。” - 诗句:西苑宝峰麓,占地宽一弓。 - 译文:在西苑的宝峰山脚下,寺院占据了一弓长的广阔土地。 - 注释:西苑是唐代长安城内的皇家园林,宝峰山是其著名的山峰。"宽一弓"形容寺院占地面积辽阔。 - 赏析:这句描绘了寺院宏大的地理空间,突出了其在皇家园林中的独特地位。 第二部分:“梵放殷青冥,与峰相长雄。” - 诗句:梵放殷青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