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月
《湘月》是清朝词人龚自珍的一首诗作。 《湘月·天风吹我》以“湘月”作为题目,通过描绘湖山美景,抒发了词人对过往青春与未尽夙愿的深切感慨。词中上片追忆往昔,表达了词人对青春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未能实现的抱负的惋惜;下片则通过对湖山之景的描写,引发词人的清愁与怀旧情绪。这首词不仅体现了龚自珍深厚的情感世界,也展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使得这首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青娥试手,剪秋痕、洗出几棱寒玉。十丈瑶阶清似水、飞下仙鬟钿雀。碾得烟松,措将月软,一搦冰华绿。香奁颤处,纤纤新样难学。 果然光晕珠翘,缃欹晶枕,影亸琼枝弱。风露谁家庭院里,闹扫残妆初浴。拾翠人归,坠钗声定,蓦记年时约。搔头慵整,夜凉帘外花落
淡云河汉,早凄清众籁,幽闲庭院。叶满银床人不见,字写相思千遍。琐碎花繁,丁宁语复,一样风吹断。石苔谁扫?便题诗也都倦。 添出一种凉阴,几声疏雨,更恼人孤馆。欲说西风无限恨,肠共井绳井转。剪后秋残,别来闰屡,凤阁扃幽怨。孤琴重抱,只应商调凄惋
声连万户,更谁家思妇,相和砧杵?角倦笳慵辛苦向,三十六街催曙。眠待迟归,会怜轻别,记个人听处。征衫正薄,那堪敲傍孤旅。 劳汝绕遍重闉,堤防密密,怕梦魂飞去。万递千回愁共永,还杂滴阶凉雨。征马嘶霜,荒鸡啼月,多少良宵误。扁舟明日,雁更还在烟浦
行行且止。把乾坤收入,篷窗深里。星散白鸥三四点,数笔横塘秋意。岸觜冲波,篱根受叶,野径通村市。疏风迎面,湿衣原是空翠。 堪叹敲雪门荒,争棋墅冷。苦竹鸣山鬼。纵使如今犹有晋,无复清游如此。落日沙黄,远天云淡,弄影芦花外。几时归去,剪取一半烟水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 谁解唤起湘灵,烟鬟雾鬓,理哀弦鸿阵。玉麈谈玄,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
词牌名,即《念奴娇》。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壶中天》。宋曲入“大石调”,复转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此调音节高抗,英雄豪杰之士多喜用之。兹以《东坡乐府》为准,“凭高远眺”一阕为定格,“大江东去”为变格。一百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其用以抒写豪壮感情者,宜用入声韵部。另有平韵一格。